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船舶保安规则》(2019年第15号)第十八条的规定:
《船舶保安评估报告》被公司接受后,公司应当根据船舶保安评估已经确定的船舶特点、潜在威胁和薄弱环节等情况,编制《船舶保安计划》。
《船舶保安计划》应当就本规则定义的三个保安等级作出规定,并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船舶的保安组织机构以及各自职责;
(二)标明船舶保安员和公司保安员,包括公司保安员的24小时联系方式;
(三)船舶与公司、港口设施、其他船舶和具有保安职责的有关主管机关的关系;
(四)保安等级1状态下应当落实的保安措施,以及保安等级提高时应当落实的全部附加和特别保安措施;
(五)《船舶保安计划》的保密措施;
(六)《船舶保安计划》的定期审查和更新程序;
(七)与海事管理机构、港口设施保安员及其他部门联系、报告的程序,船舶内部联系和报告保安事件的程序;
(八)防止将企图用于攻击人员、船舶或者港口的武器、危险物质和装置擅自携带上船的措施;
(九)对限制区域的确定以及防止擅自进入限制区域的措施;
(十)防止擅自上船的措施;
(十一)对保安威胁或者保安状况的破坏作出反应的程序,包括维持船舶或者船港界面的关键操作的规定;
(十二)对缔约国政府在保安等级3时可能发出的指令作出反应的程序;
(十三)在保安威胁或者保安状况受到破坏时的撤离程序;
(十四)保安活动审核程序;
(十五)与计划有关的培训、训练和演习程序;
(十六)确保检查、测试、校准和保养船上装备的任何保安设备的程序;
(十七)测试或者校准船上装备的任何保安设备的频度;
(十八)指明船舶保安警报系统启动点的安装位置;
(十九)船舶保安警报系统的使用,包括试验、启动、关闭、复位和减少误报警的程序、说明和指导;
(二十)保安和监控设备或者系统的类型和维护要求;
(二十一)建立、保持和更新危险货物或者财产及其地点清单的程序;
(二十二)向有关缔约国政府联络点报告的程序;
(二十三)自身要求签署《保安声明》的条件以及如何处理港口设施提出《保安声明》要求的做法;
(二十四)位于非缔约国的港口、与不符合SOLAS公约第XI-2章和ISPS规则A部分的港口设施或者未取得《国际船舶保安证书》的船舶发生界面活动以及与固定、浮动平台或者就位的移动式海上钻井装置进行界面活动时将采取的程序和保安措施。
要点:《船舶保安计划》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