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00000927629XA/2021-00730 | [ 发文字号 ] | 渝交办函〔2021〕375号 |
[ 主题分类 ] | 交通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交通局 | [ 有效性 ] | |
[ 成文日期 ] | 2021-05-31 | [ 发布日期 ] | 2021-06-02 |
[ 索引号 ] | 1150000000927629XA/2021-00730 |
[ 发文字号 ] | 渝交办函〔2021〕375号 |
[ 主题分类 ] | 交通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交通局 |
[ 有效性 ] | |
[ 发布日期 ] | 2021-06-02 |
[ 成文日期 ] | 2021-05-31 |
重庆市交通局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1046号建议的复函
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
你们提出的《全力打通川渝水运大通道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建议》(第1046号)收悉,经会同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水利局、市国资委、市住房城乡建委、市生态环境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等部门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你们对重庆交通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重庆依山傍水,长江、嘉陵江、乌江等江河纵横交错,城以港兴、港为城用,航运历史悠久、发展基础良好、资源优势突出、潜力空间巨大,是国家定位的长江上游航运中心。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发展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一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一干两支”国家高等级航道体系基本建成,航道总里程达4472公里,主城果园、万州新田、涪陵龙头、江津珞璜等铁公水联运枢纽型港口集群基本形成,全市港口货物和集装箱通过能力分别达到2.1亿吨、505万标箱。二是枢纽地位持续提升,周边省市中转比重达45%,水路货运周转量占综合交通运输比重达64%,全市90%以上的外贸物资通过水运完成,铁水联运比重达到12%,水水中转比重达到15%。三是船舶运力提档升级,成立全国首个国企化船舶检验中心,船舶标准化、大型化、专业化趋势明显,全市货运船舶运力占长江上游地区总运力的85%,船型标准化率达到85%。四是航运更加安全绿色,“1中心、6基地、8站点、N个人命救助站点”地方水上应急救援体系基本建成,率先建成川维、泽胜水上洗舱站和麻柳LNG加注码头,示范效果良好。港口岸电建设加快推进,港口码头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实现全覆盖。五是航运市场更加活跃,成立全国内河首家航运交易所,累计交易额超600亿元,组建重庆船东互保协会、融资担保公司、交通电子口岸,丹麦马士基、法国达飞等世界航运前20强均在重庆设有分支机构。六是航运智能明显提升,初步建成果园港智能化体系,搭建长江水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建成嘉陵江等支流智能监控系统,水上应急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提出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赋予了全新发展优势、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首次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定位为比肩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全国交通4“极”之一,推动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建设,打造长江上游航运枢纽,加快长江上游航道整治和梯级渠化,全面畅通嘉陵江、渠江等航道。
一年来,川渝两省市成立了由分管交通的副省(市)长为组长的交通互联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交通运输部门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川渝交通深化合作工作推进小组,召开联席会、协调会十余次,签署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以及《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合作备忘录》等“1+6”合作协议,联合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研究,同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推动印发《重庆市推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实施方案(2021-2025年)》《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一批航运重大工程正同步实施、提速推进,川渝共建万州新田港二期工程签订投资协议、工可获批,并以此为契机组建长江上游港口联盟,广元港、广安港、南充港等嘉陵江四川段三大港口全部开通至重庆港的集装箱班轮航线,川渝共同开启国内首次“铁江联运一单制”试点,嘉陵江全线16座梯级通航建筑物年底前实现联合统一调度,过闸时间将压缩三分之一。
尽管长江上游航运合作共建已取得良好成效,但对照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的迫切要求,对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两中心两地”的现实需要,三峡船闸日益拥堵、干支航道联动不畅等发展瓶颈问题亟待破解。“十四五”期,重庆交通将紧扣交通强国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战略部署,聚焦强化提升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功能,将重点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级航道网建设。一是畅通长江黄金水道。联合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市,共同争取国家尽快决策启动三峡水运新通道建设,加快实施长江干线朝天门至涪陵段航道整治,积极配合推进宜宾至重庆段生态航道建设、涪陵至丰都段航道整治等项目,整体提升长江干线通行能力。二是构建嘉陵江流域高等级航道网。嘉陵江,加快推进利泽枢纽建设,实施草街库尾航道整治,积极推进井口梯级前期研究工作,会同四川方面共同争取国家部委给予支持、力争早日启动实施。乌江,有序推进白马航电枢纽建设,实施白马至彭水段航道整治,加快彭水船闸升级改扩建工程前期工作。渠江,按照三级标准提速推进渠江航道整治,满足千吨级船舶通航需求。涪江,加快双江枢纽建设,推进涪江智慧美丽航道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程并推广应用,加快渭沱等船闸升级改造工程前期工作、及早启动建设。三是提档升级三峡库区重要支流航道。加快推进黛溪河、鳊鱼溪等航道整治,按照一级航道标准积极开展小江航道治理提升研究,助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为合力打通川渝水运大通道,打造长江上游航运枢纽,川渝两省市将坚持一盘棋思想,牢固树立一体化理念,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重点推进:一是发挥好工作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川渝交通深化合作工作推进小组水运专项工作组的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协调推进会议,常态化开展工作对接,抓好年度计划目标落实,及时协调解决长江上游航运建设推进中的各项困难和问题,确保一体建设、同步投用。二是加强规划统筹。协同推进“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共同制定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确保规划同图、标准统一。目前,嘉陵江、涪江、渠江、小江等航道建设项目均纳入“十四五”规划和航运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予以推动落实,并协调自然资源部门将以上项目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规划,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三是强化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强化市场主导和企业参与,更好发挥重庆航运发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港务物流集团等龙头港航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促进企业资源、人才、技术等优势发挥,研究推进港口航运企业资源整合,推动协同合作、互利共赢,统筹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发展建设和运营管理。四是多方筹集资金。航运基础设施具有公益性强、经济效益差的特点,经积极争取,嘉陵江、乌江、涪江、渠江等航道建设及其航电枢纽、船闸改造工程均已纳入交通运输部“十四五”水运发展规划,将在“十四五”期间给予中央资金支持。同时,用好用足市级水运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公益性航运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航运绿色、智慧、平安和高质量发展,加快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成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发展的战略性枢纽。
再次感谢您对重庆交通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此复函已经许仁安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交通局
2021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