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交通数据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29XA/2021-00708 [ 发文字号 ] 渝交办函〔2021〕361号
[ 主题分类 ] 交通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交通局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1-05-25 [ 发布日期 ] 2021-05-27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29XA/2021-00708
[ 发文字号 ] 渝交办函〔2021〕361号
[ 主题分类 ] 交通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交通局
[ 有效性 ]
[ 发布日期 ] 2021-05-27
[ 成文日期 ] 2021-05-25

重庆市交通局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0308号提案的复函

刘文贤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成渝地区协同发展航空产业集群的提案》(第0308号)收悉。经与市教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民航重庆监管局、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市规划自然资源局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去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打造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国际航空门户枢纽。成渝地区民航业发展基础好、潜力大,同时也是我国制造业的重要集聚区。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航空产业集群化发展,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

一、加快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一是不断完善机场布局体系。成渝地区现有重庆江北、万州、黔江、成都双流、绵阳、宜宾、南充、达州、泸州等9个正在运行的机场。目前,江北机场正在加快T3B航站楼及第四跑道建设,天府机场将在今年投用,据《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2025年机场数量将达到14个,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已初具规模,并正在加速发展中。二是积极争取国家部委支持。目前打造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已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和《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等国家专项规划。今年4月,民航局在渝组织召开成渝地区世界级机场群建设调研座谈会,我市向民航局提出了出台成渝民航协同发展实施意见和航空产业发展规划,指导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等意见建议。民航局领导表示,将抓好统筹协调,推动区域机场合理分工定位,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口岸开放政策,充分实现成渝机场群的协同效应。

我局将会同市级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与四川有关单位的沟通协调,共同向国家部委争取支持,推动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航空产业协调联络机制,协调国家层面编制成渝机场群和航空产业等发展规划,推动成渝地区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空中丝绸之路”。

二、持续推动航空产业发展。四川在军用航空器研发制造、民用大飞机大部件研制能力、工业级无人机和通用航空产业具有雄厚实力;我市目前正在建设国家级航空动力产业基地,建成后将具备涡轴、涡桨、涡扇等多系列、多型号先进航空发动机研发、批产和维修保障能力,川渝地区具有良好的航空维修产业发展基础。同时,我市充分利用利用中新合作平台、自贸区等政策,积极引进新加坡新科宇航飞机维修公司落地重庆,发展航空维修产业。市规资局配合两江新区已在江北机场东侧打造两江航空产业园,在新机场西侧预留了航空制造区用地,并在江北机场总体规划中布局机务维修用地64公顷支撑航空相关产业发展。

三、加快航空物流枢纽建设。一是明确枢纽机场功能定位。去年,市委常委会第154次会议研究重庆新机场工作时,要求加快重庆新机场建设,支持荣昌区推进通用机场规划建设。按照《重庆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江北机场定位为重庆国际航空枢纽的核心机场,客货兼顾,重点打造国际客运枢纽功能,保障客机腹舱货运。重庆新机场定位为区域航空枢纽和航空货运枢纽,货运以国际航空物流转运中心功能为核心,重点保障全货机货运。目前,民航局已召开重庆新机场场址审查会,正加快推进前期工作。二是培育航空物流市场主体。已引进中国国际货运航空公司在渝设立分公司,还将加强与争取南航物流等货运航空公司、UPS等航空货运企业,争取在重庆设立转运(分拨)中心或分公司,壮大航空货运市场规模。三是加强配套政策支持。市政府口岸物流办目前正抓紧出台我市航空货运政策,统筹支持国际、国内货运发展,从货运航线航班奖励、货运中转集散、货运基地建设、等方面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四、加强航空人才培养。目前,我市有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2所本科院校开设了航空航天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等2种航空航天类专业,本科在校生709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等13所高职(专科)院校开设航空地面设备维修、空中乘务、民航安全技术管理、民航运输、通用航空器维修等11种航空运输类专业,高职(专科)在校生5699人。我市航空人才结构和数量不断提升。市教委已积极采纳相关意见,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提升航空航天类人才培养质量。一是分类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引导相关高校合理确定航空航天领域高职、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加快培育我市航空航天产业亟需的各类技能型、研发型高素质人才。二是完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引导相关高校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飞行器制造技术、通用航空器维修等专业增设飞机维修课程,注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三是加强校企合作。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职业培训机构,建立起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围绕技术合作、人才培养、员工培训、实习就业等方面,强化高层次航空人才培养,培育企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此复函已经我局许仁安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交通局

2021年5月2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