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交通数据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公告公示>通知公告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29XA/2022-00878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交通 [ 体裁分类 ] 公告公示
[ 发布机构 ] 市交通局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2-09-09 [ 发布日期 ] 2022-09-09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29XA/2022-00878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交通
[ 体裁分类 ] 公告公示
[ 发布机构 ] 市交通局
[ 有效性 ]
[ 发布日期 ] 2022-09-09
[ 成文日期 ] 2022-09-09

重庆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场站布局规划(2021-2035年)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

《重庆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场站布局规划(2021-2035年)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已编制完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就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第二次公示进一步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一、规划概况

为进一步优化完善中心城区公交场站规划布局,重庆市交通局组织编制了《重庆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场站布局规划(20212035年)》,通过本次规划的编制,将建立完整的公交场站体系,顺应公交线网运营的发展趋势;促进公交场站布局与城市用地、人口布局间的协调发展;通过提升公交场站与轨道车站一体化衔接水平,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借助国土空间规划平台的法定严肃性,提高公交场站规划选址的可实施性;探索公交场站多元化发展,推动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与公交运营模式乃至公交场站运营的深度融合。本次规划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模式,加快形成城市基础设施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促进、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良好局面,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健康发展能力。

本次规划范围为中心城区5467平方千米(包括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9个市辖区和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2个功能区)。规划时限近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5年。在新总规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本次规划方案共布局公交场站782处,基本覆盖了重庆市中心城区全域。

二、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一)规划实施后对局部区域大气环境将产生一定影响,但可通过可行的技术手段予以缓解,将环境影响降低至可接受程度。

(二)规划实施阶段可通过可行的技术手段有效缓解噪声污染,环境影响可接受。

中心城区公交站场选址绝大部分均位于建成区,污水收集管网及设施较为完善,目前重庆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8.0%以上,工业园区全部按规定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规划的实施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小。

(三)规划实施导致的地下水环境影响不大,通过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可以缓解。

(四)规划实施后,虽会产生一定的固体废物,但均可得到安全、妥善的处理处置,减轻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五)对相应项目和环节采取预防为主的措施后,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进入土壤。

(六)从大区域来看,公交站场均位于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不涉及生态红线,占地分散且面积不大,规划实施后区域景观格局总体不会发生大的改变,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类型不会发生改变,实施后总体上不会改变重庆市境内各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因此,规划的实施基本不会损坏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是生态系统可承受的。

(七)规划实施后,将显著提高重庆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各项民生项目,社会正效益十分明显。

(八)在采取完善的环境风险防范对策和措施后,规划实施阶段的环境风险可防可控。

(九)本次规划实施过程中,含喷漆工艺维保场应严格落实相关污染控制措施,杜绝产生人群健康风险。

(十)规划实施阶段在妥善处理拆迁工作,施工期采取合理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产生的社会环境影响不大。

三、生态环境保护对策与建议

(一)生态影响减缓措施

加强公交场站的绿化设计;项目建设中要采取严格的水土保持措施;营运阶段加强边坡和站区的绿化养护,保证植被覆盖率。

(二)大气环境影响减缓对策

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强化有机废气污染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重点污染源监控,推动联防联控的能力建设。

(三)地表水环境影响减缓对策

确保外排水质满足城市污水厂进水要求;提高洗车等废水循环使用率。

(四)土壤、地下水影响减缓对策

采取源头控制+分区防控措施;加强周边相关污染物监测。

(五)声环境影响减缓对策

对进出场站车辆采取控制车速、减少鸣笛的措施;合理设置公交车场站内行驶路线;维修设备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消声、减振措施。

(六)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一般固废以综合利用为主,各类危险废物全部按规范进行暂存、管理,定期交由有资质的单位统一处置;生活垃圾采取减量措施;餐厨垃圾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

(七)社会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规划实施过程中产生拆迁的情况下,应合理进行拆迁补偿;施工期重点关注扬尘、噪声、出行等社会敏感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施工期环境影响。

(八)环境风险减缓措施

本次规划设置加油加气站的公交场站,按规定采取相应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编制应急预案,提出预防措施;制定应急救援程序和善后处理等,环境风险可防可控。

四、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全文的网络链接及查阅纸质报告书的方式和途径

(一)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全文见附件1

(二)查阅纸质报告书请至规划编制单位或环评编制单位,联系方式见后。

、征求意见的公众范围及注意事项

(一)征求范围:关心该规划的所有社会人士。

(二)征求事项:主要征公众对本规划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意见和建议,非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不在征求范围。

、公众意见表的网络链接

公众可填写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意见表》,见附件2

、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和途径

)公众可通过以下方式向建设单位提出建议和意见

直接致电规划编制单位或环评编制单位;可意见邮寄至规划编制单位或环评编制单位;可将意见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至规划编制单位或环评编制单位。

)规划实施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规划编制单位:重庆市交通局

联系人:付老师

联系电话:15736278512

3)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名称和联系方式

评价机构:中冶赛迪重庆环境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人:赵工

联系电话:13883343211

Emailke.zhao@cisdi.com.cn

联系地址:重庆市北部新区赛迪路1

、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本次征求公众意见的期限为10个工作日,起止时间202299日至2022923日。


附件:1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意见表


重庆市交通局    

20229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