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2025川渝公路防汛保畅联合实战演练圆满成功
5月13日,由重庆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和涪陵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公路事务中心、四川省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中心、重庆市涪陵区交通运输委具体承办的应急-2025川渝公路防汛保畅联合实战演练在重庆市涪陵区高新区红庙坪顺利举办。
本次演练由重庆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任洪涛任演练总指挥,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二级巡视员周海宁,重庆市公路事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符冠荣,重庆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董绍江,涪陵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冯星贵,涪陵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郑小平等出席观摩活动。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四川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四川省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中心、重庆市应急管理局、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重庆市交通运输委员会、重庆市公路事务中心及直属单位以及来自涪陵区、万州区、黔江区等12个区县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负责同志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参加观摩。
演练模拟5月中旬,涪陵区境内遭遇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导致公路多处受灾。由于灾情严重,涪陵区交通运输委向市交通运输委请求支援。市交通运输委指令市公路事务中心开展应急抢险救援,市公路事务中心依据《重庆市普通公路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Ⅱ级响应,同时根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工作联动协议》,向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提出支援请求,两省市救援队伍迅速向涪陵受灾地驰援。历时12小时,圆满完成抢险任务,交通得到恢复。
来自重庆公路应急抢险指挥及物资储备中心、四川省公路交通应急物资储备中心、重庆市涪陵区公路事务中心等多家单位的8支队伍150余名队员参加演练,动用长臂挖掘机、51米长架桥机、无人机、消防车、救护车等35台套应急装备,帐篷、安全帽、标志标牌等2000余件应急物资,实战演练应急物资调配与投送、交通组织、灾情侦察和边坡监测、无人机灾情侦查及救助、塌方掩埋车辆救援、51米桥拼接、高边坡排危、垮方体清理八大科目、14个具体场景。交通应急救援专家全程评估实战演练,并进行点评。
任洪涛指出,本次联合实战演练是对川渝两地公路应急救援区域协同能力建设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验,达到预期效果,取得圆满成功。他强调,一是胸怀“国之大者”,高度重视公路应急保障工作。要持之以恒加强公路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通过实战演练,练就过硬本领,保持备战状态。二是树立“一盘棋”思想,多跨协同完成公路抢险保通工作。加强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沟通协调,深化川渝两地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工作联动机制,完善多部门协作的公路交通应急管理体系,协同高效处置好公路突发事件和应急保通任务。三是贯彻“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理念,全面提升公路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注重灾前预防,增强公路安全韧性,建立完善“路长制”和“网格化”管理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公路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推动从“人防”向“技防”“智防”转变,强化公路安全防护;坚持“四位一体”(基地、装备物资、队伍、制度),推进公路应急能力建设,努力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公路应急“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