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关怀版 您好,请登录注册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专题专栏>成渝双城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行动>综合信息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建设晒出“成绩单” 四年来重庆累计完成交通投资近4000亿元 实施100余个交通重大项目

日期:2024-01-03 10:09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建设晒出“成绩单”——1月2日,来自市交通局消息称,四年来,重庆累计已完成交通投资近4000亿元,实施100余个交通重大项目、其中百亿级项目26个,新开工57个项目、建成投用47个项目,川渝交通互联互通、一体化发展成效显著。
    “双城经济圈实施以来,交通领域最大的亮点就是川渝交通基本实现规划、建设、枢纽、运营和治理‘五个一体化’。”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坚持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理念,两地交通部门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互联互通专项工作组,先后召开联席会议10次、协调会议20余次,签订交通建设、运输服务等“1+8”框架合作协议,合力推进成渝中线高铁、成渝高速原路加宽等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重大项目,推动了交通基础设施、运输服务、治理体系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深化。
    “现在出行太方便了,从内江一车飚拢重庆大足,较之前节约了近半个小时。”去年9月,四川内江至重庆大足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川渝间新增一条高速大通道,两地间车程从之前的一个多小时缩短到约30分钟。新年第一天,谈起这条高速公路,四川内江市平坦镇十里村村民罗晓强高兴地说。
    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川渝两地互联互通项目启动,川渝间加快形成铁路、高速公路、水运省际大通道。目前,两地间铁路、高速公路、水路等大通道达到28个,与四川毗邻城市间基本实现1小时可达,成渝高铁完成提质改造、成渝两地迈入1小时交通圈。
    补短板,高铁建设开启“加速度”。
    4年来,川渝联合开工了成渝中线、西渝、成达万、渝昆4条高铁,在建的渝昆高铁、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总体形象进度分别达到92%、60%。截至目前,全市高铁通车运营里程达到1023公里,在建里程接近1000公里、在建规模全国前列。
    打通断头路、合建新通道,织密高速公路网。
    川渝间规划高速公路省际通道39个,目前,重庆在建及建成川渝省际通道达到21条,其中双核间形成成渝、渝蓉、渝遂、合川至安岳等5条直联大通道,梁平至开江、渝赤叙等22个在建高速公路1222公里加快建设。
    长江黄金水道更畅通,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加快建设。重庆开建的嘉陵江利泽枢纽船闸建成投用,川渝合资共建的万州新田港二期加快推进。目前,全市三级及以上航道突破1100公里,港口货物吞吐能力、吞吐量双双突破2亿吨。
    强强联手,共建世界级机场群。江北机场T3B航站楼钢结构主体工程完工,万州机场改扩建工程完工,黔江机场完成改扩建。重庆新机场选址获批,“市内双枢纽协同、成渝四大机场联动”格局已经拉开。
    两地开通了城际公交,出行可以刷卡扫码。
    自2020年4月23日,川渝两地首条跨省城际公交——重庆潼南城区至四川遂宁磨溪公交线路开通以来,川渝两地已累计开行22条跨省城际公交,基本实现川渝之间具备条件的毗邻市、区、县跨省城际公交线路全覆盖。
    出行的便捷,两地居民间更爱“串门”了。
    川渝高铁(铁路)客运售票系统实现信息互通,2022年川渝间铁路运量占重庆铁路运输总量的比例客运接近1/5,成渝动车高铁日均客流量达18.2万人次。19个“川渝通办”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实现执法信息共享、结果互认。
    人悦其行,货畅其流。两地通道建设全面提速,出渝出川物流大通道扩能提质,双城经济圈正加快形成“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发展的战略性枢纽。目前,成渝地区共建全国首个两地合作开行中欧班列(成渝)品牌,累计开行超2万列、年开行量全国第一。联合开启国内首次“铁江联运一单制”试点。川渝间铁路货运量占重庆铁路运输总量的比例超过1/2。
    合建枢纽一体衔接加快推进。2022年6月,重庆、成都联合入选全国首批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两地新增中央奖补资金共30亿元。项目实施仅一年多,全市25个重点项目已开工21个,开工率达到84%,超额完成目标计划,标志着协同合作再上“新台阶”。(记者 杨永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重庆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2021005620号-1     网站标识码:5000000041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1695号

重庆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值班电话:023-89183000    传真:023-89183222    

行政审批咨询电话:023-88754038    服务监督电话:023-12328

公路、水运建设市场信用系统咨询电话:023-88754038    

政务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