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高速重庆段改扩建项目面临三大挑战 我市开展“双交底”活动护航建设
去年,我市成渝高速改扩建工程正式启动,建设过程中如何保证质量?3月26日,来自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工程质量监督支队(简称质监支队)消息称,成渝高速重庆段改扩建项目面临三大挑战,我市开展“质量技术+廉政监督”双交底活动,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通道高质量建设。
成渝高速重庆段改扩建项目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85银昆高速、G93成渝地区环线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庆“四环二十二射六十联线”高速路网中的重要射线,全长约100.2公里,采用双向八车道标准建设,包含1座特大桥梁和2座双向八车道大断面隧道,建设工期36个月。这也是重庆首条八车道高速公路。
项目起于既有成渝高速公路含谷立交,经高新区、璧山区、永川区、大足区、荣昌区,止于川渝界桑家坡。其中,起点至青杠段路线长14.7公里,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青杠至终点段路线长85.5公里,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
成渝高速是连接川渝之间主要经济节点的重要通道。项目沿线产业发达、人口集聚。成渝高速为我市工业化、城镇化等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速,成渝高速沿线车流量已经饱和,一些路段呈常态化拥堵,改扩建工程势在必行。
去年,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这是继成渝中线高铁开工之后,又一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标志性、引领性重大项目。
“项目建设面临三大创新挑战。”质监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我市首次在运营高速公路中实施全断面扩建工程,施工组织复杂,组织管理要求高,这在重庆山区改扩建高速公路施工中鲜有先例。这相较于浙江、广东等沿海平原地区难度更大,施工组织更复杂,即“施工期间,既要保证既有双向四车道通行,又要满足道路服务水平不低于四级的要求,施工中面临着确保高速公路营运安全畅通、保证施工人员机械的安全及工程质量等多重难题与巨大挑战。”
二是创新应用双向四车道大断面隧道技术,箕山隧道为高瓦斯特大断面特长分离式双向八车道隧道,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隧道开挖断面宽度达22.05米,高度达13.69米;穿越5座煤矿采空区,存在洞口浅埋偏压、断层破碎带、煤层瓦斯、老窑积水(涌突水和突泥)、岩溶、采空区等不良地质。
三是统筹34处跨线施工节点,主线就存在6处平面线位偏移路段,即由于地质条件、施工技术或设计错误等原因,导致道路中心线或边缘线与原设计位置发生偏移的路段,里程合计7.8公里;有8处纵断抬高路段,即调整道路的高程和坡度,以确保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里程合计9.97公里,这导致保通便道等临时措施较多,施工范围内控制性工点较多,施工工序复杂,工期紧张,施工难度较大。
为此,质监支队聚焦质量安全与廉洁防控,通过双交底机制为工程建设筑牢“双防线”:在质量技术交底环节,支队深入宣贯工程建设规范、安全生产标准及主体责任要求,明确隐患排查重点和监督检查流程,督促参建单位严守质量安全底线;廉政监督交底环节,支队纪委公开廉政制度、亲清交往“正负面清单”及监督举报渠道,向参建单位发放《党风廉政建设告知书》、廉洁主题宣传册,张贴廉政海报,推动廉洁文化融入工程一线。
下一步,质监支队将深化“三送”服务:送政策、送技术、送规范,组建专家团队驻点指导,构建全过程监管体系,确保项目高效推进。(记者 杨永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