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交通数据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信用交通重庆>信用动态

巴南区“信用+交通出行” ​“享‘信’学车,e路无忧”典型案例

日期: 2025-11-19

一、案例概述

巴南区“享‘信’学车e路无忧”应用场景依托数字重庆建设,以驾校信用评级为核心,以“信用赋能出行、数据驱动治理”为主线,打造“3423”信用管理工作模式,将信用等级与交通服务挂钩,赋能学车全流程,构建“守信激励、失信约束”智慧出行场景,形成新型监管与服务模式。旨在破解驾培行业“三升一降”困境,即投诉量飙升、监管难度攀升、企业经营风险上升、学车满意度下降,推动行业从“粗放经营”向“信用为本”转型,实现“信用惠民、监管增效、社会共治”目标。

二、具体做法

(一)构建三维信用生态

一是评价维度。对现有的驾培信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创新“驾校评级+教练员五星制”双评价体系,建立学员回访制度,对驾校与教练进行评价。二是应用维度。完善激励和惩戒措施,建立企业信用正负清单制度。通过“渝悦学车”应用公开展示评级,对守信企业倾斜流量,对失信违规企业公示或停招等。三是保障维度。推出“阳光学车”计划,建立行业自律公约,提出“阳光学车”三件套服务——合同标准化、学时随时可查、重点事项告知书,明确收费标准、退费规则等。推出“金牌教练”计划,建立教练员诚信服务档案,涵盖教学水平、职业操守、安全记录、服务态度等方面,提升教练员服务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四个信用管理亮点

一是创新“信用评级+流量倾斜”双向激励的监管模式,将行政监管与市场选择有机结合。对A级驾校实行“无事不扰”,对B级驾校进行“重点指导”。二是进行全链条闭环设计,形成覆盖“驾校评级→教练档案→学员评价→结果应用”的完整闭环,以及“政策制定→联盟组建→阳光计划→多跨协同”的实施路径。三是数字化赋能,通过“渝悦学车”平台实现信用可视化,构建学时可查、评价可溯的透明化管理系统。四是多跨协同,与发展改革共筑“履约践诺关”,与公安协同把好“考试准入关”,与交通执法协同管住“培训过程关”,与市场监管协同守住“消费维权关”。

(三)两个行业发展突破

一是监管突破。变人海巡查为智慧盯防,实时监测各驾校投诉热点变化、学时达标异常率波动、教练员评价均值等,精准锁定高风险驾校、教练员及车辆。二是服务突破。规范合同签订方式,通过平台签订格式合同并经平台审核备案存证,费用由第三方银行监管,自动生成电子凭证和缴费记录。实时监测培训,通过“人脸识别+实时定位”技术,杜绝虚假培训,确保学时真实、教学规范。评价应用闭环,将学员评价作为驾校信用等级和教练星级评定更新的重要依据,平台根据评价动态调整驾校综合评价得分,并要求驾校对负面评价及时回应并整改。

三、取得成效

自“享‘信’学车,e路无忧”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巴南区驾培行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实现“信用惠民、监管增效、社会共治”三重目标。

一是学员数量大幅增加。通过“阳光学车”三件套服务,学员能够清晰了解收费标准、学时安排等信息,有效打消以往对驾培行业信息不透明的顾虑,吸引大量新学员报名,自试点以来,学员数量明显增长。

二是投诉率显著降低。驾校加强对教练员的管理与培训,规范教学行为,严格按照“阳光学车”服务标准提供服务,有效减少因收费混乱、教学不规范、学时不足等问题引发的投诉。自试点开展至今,投诉率较试点前下降42%。

三是学员满意度明显提高。“金牌教练”的培养使得教学水平得到保障,合同标准化、学时可查等服务让学员在学车过程中更具安全感与知情权。自试点以来,驾校学员满意度达到98.84%,较试点前提高12%。(巴南区交通运输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