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交通数据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信用交通重庆>信用案例

重庆道路运输信用体系建设落地见效

日期: 2023-04-14

    摘要:重庆市道路运输行业坚持以构建信用管理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为抓手,弘扬诚信文化,畅通共享渠道,助力全市“信用交通省”建设和营商环境优化。通过建立健全行业信用管理制度,夯实信息化基础,强化信息归集,突出结果运用,稳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实现夯基础、补短板、强弱项,推动道路运输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交通运输部关于信用体系建设要求,立足全局,着眼长远,完善道路运输行业信用制度,全面提升行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不断推进道路运输信用制度落地见效。
    制度体系,全面覆盖。《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条例》明确了应当加强道路运输信用管理,对信息的公示公开作了相应的规定,并对评价不合格的道路运输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惩戒措施作了规定。我市2022年出台了道路运输信用管理实施细则,涵盖客运、普货、危货、公交、巡游车、网约车、轨道、客运站、驾培、维修、租赁、从业人员12个方面内容,形成了道路运输“1+12”信用管理制度体系,实现了道路运输各子行业类别信用管理的全覆盖。2023年,我市根据部市最新政策文件,结合施行实际,再次修订了《重庆市道路运输信用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优化完善了相关条款和评价指标。
    动态监管,直接定级。对于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污染责任事故、服务质量事件等严重危害生命财产安全,以及信访稳定、偷逃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等影响社会公共秩序的严重行为,根据不同情形,对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当前年度信用评价等级直接确定为C或者D级,并明确相应的惩戒措施。2022年度,出租、客运等及9家企业信用等级被直接评价为C级,903名驾驶员信用等级因违规计分被评价为C级或者D级。
    信用程序,效率公正。在普货、危货、客运、维修、公交和从业人员6个子行业开发小程序进行信用评价工作。开发运用数据处理小程序,将共享的83万余条公安交管数据和2万余条交通执法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实现数据的科学应用、及时归集。信用小程序的使用,减少了人为等主观因素的干扰影响,加强了信用监管部门间联合联动,缓解了各区县信用管理人员不足的棘手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公正、客观。
    结果应用,形成震慑。以信用评价结果为重要依据,对企业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建立从业人员“红黑名单”,“守信受激励失信受惩戒”机制逐步建立。针对评级为C、D级的企业,通过限期整改、停办业务、限制扩大经营范围、不得推荐评先评优等方式实施惩戒。2022年按照信用评价等级结果,由评价等级高的客运企业优先选择经营权,1条县内班线客运线路经营权变更了经营企业、3家驾培企业停业整顿;巡游出租汽车从业资格连续三年评为3A的可以直接申领网约车从业资格,红名单198人直接申领网约车资格、黑名单135人被吊销从业资格证并被锁定相应年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