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记者一线蹲点|战高温护暑运 他们坚守一线护航高速安全畅通
炎炎夏日,重庆持续被热浪包裹,连日来我市多地日最高气温接连冲破40℃,开启“炙烤模式”。为躲避烈日炙烤,选择外出避暑的自驾车辆明显增多。在高温酷暑与车流增长双重考验下,如何确保高速公路安全畅通?
近日,记者来到中交一公局集团重庆运营区域总部进行了采访。该区域总部共负责重庆九永、铜安、合长等6条高速公路,总里程约304公里。共有200余名一线员工。
江泸北线高速:
加大绿植养护频次,让司机驾车视线更通透
8月5日早上7时,江泸北线高速石门段,养护工曹烈奎已经上路,开始在隔离带修剪树枝——长袖工装、防晒面罩、防滑手套一个不少。
“咔嚓!咔嚓!”曹烈奎弓着腰,紧攥10斤重的修剪机,在轰鸣的车流声里一点点地匀速推进。修剪机稳稳地“啃过”隔离带,刀片掠过,草屑混着汗水黏在脖颈上,痒痒的,但他顾不上擦。
养护工在高速公路修剪绿植。
“夏天,隔离带绿植也长得快,不修剪的话,容易遮挡行车视线,对行车有极大隐患。”曹烈奎表示,夏天,他们加大绿植养护频次,保证在夏季内绿植不会侵入高速界内影响行车安全。
“我们组日均能修剪5000平方米,平均一人能修剪1200平方米。”曹烈奎表示。
养护工不仅要修剪绿植,还要给绿植浇水。重庆夏季高温,苗木要“喝”大量的水。我们每天太阳刚升起就会出车给这些绿植进行补水,来保证树木的存活率。
为了躲开正午的烈日,养护团队特意调整了作业时间,上午在早上8点出班进行作业11点收班,下午就在4点出班6点收班,并加密了中央分隔带绿植的修剪频次,确保司机驾车视线更通透。
据介绍,入夏以来,他们已清理枯枝杂草10余吨,让高速公路成为高温天里的“视觉清凉剂”。
九永高速:
“拉网式”维护机电设备,确保安全运行
高温下,机电设备比人更怕热。一旦出现故障,可能导致高速公路大拥堵。如何确保这些设备健康运行,成为机电维护员的首要任务。
8月4日上午10时,九永高速S7高新南收费站,ETC门架被烤得炙热,手一触碰,就会烫伤。
机电维护员袁川,戴着防护手套,正一步步爬向8米的高空——ETC门架。汗珠顺着他的安全帽不停地往下滴,砸在滚烫的机箱上“滋滋”作响。
袁川所有班组7人,负责沿线49.3公里18座ETC门架,492处监控点位,41块情报板等设备的安全运行。
要确保这些设备安全,巡检基本上都要靠步行。袁川称,单次巡检,就得徒步4小时,每人一天要爬上高空、检查设备10多次。
为了避免高温将把设备“烤”罢工,团队采取“早晚抢工+午间错峰”“电子监测+现场巡检”的作业模式。特别是团队对易发热的电源模块、散热系统,开展“拉网式”维护。
据介绍,入夏到现在,该团队已经处置了137起故障,路网设备完好率也维持在99.8%。
此外,无人机也派上用场。中交一公局集团重庆运营区域总部在所辖6条高速上,共投用12台无人机,用于边坡和桥梁巡检。
无人机巡检高速公路边坡。
“以前爬边坡得系安全绳,大热天上去半小时就头晕中暑,现在无人机10分钟就能查完一个作业面,还能测温度、拍高清图存档,方便得很!”现场负责人表示。这些数据经分析后,将联动养护工区对安全隐患进行针对性整改。
合长高速:
加设12个“阳光驿站”,为司乘人员“降温”
“师傅,来瓶冰镇绿豆汤歇会儿!”8月5日下午,合长高速木耳收费站便民服务台,一辆大货车缓缓驶来。收费站长徐丽娟立即将解暑的饮品递给货车司机。司机接过绿豆汤,一饮而尽。
入夏后,中交一公局集团重庆运营区域总部在各收费站、服务区加设了12个“阳光驿站”,每天给过往司乘,提供纯净水、防暑药品、冰镇绿豆汤等解暑用品。
在车流高峰,收费员还要在车道里查验绿通、处理特情、指引车辆……
工作人员指挥车辆有序通过收费站。
数据显示,入夏到现在,区域总部已经服务了超400万人次司乘。
为确保高速通畅,中交一公局集团重庆运营区域总部已经建立起“15分钟应急响应圈”,12台应急车辆随时待命,确保突发事故能第一时间快速处置,路面病害在24小时内快速修复,积水点1小时内可以清排。
“我们既要守住道路‘体温’不超限,更要让司乘感受到服务‘恒温’。”区域总部负责人刘解放说,下一步会继续优化“高温作业指南”,用坚守和创新为出行注入“清凉动能”。
(记者 杨永芹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