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建议:将重庆东站打造成数字重庆建设示范基地
8月9日,在“重庆东站配套综合交通枢纽数字化智能化战略研究”结题评审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原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刘汉龙等院士专家建议我市联动国铁集团,将重庆东站打造成数字重庆建设示范基地,为奋力打造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提供可借鉴经验,助力重庆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
为何要将重庆东站打造成数字重庆建设示范基地?
“目前,国内尚未形成大型交通枢纽数字化建设运营的成熟案例,也没有统一的标准。”这是院士专家团队在调研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上海虹桥国际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以及高铁杭州东站、广州白云站、香港西九龙站等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数字化建设情况后得出的结论。
在他们看来,重庆东站形成“智慧枢纽”解决方案、实现数字化应用试点的实践,具有良好基础。以打造数字重庆示范基地为契机,可深化我市与国铁集团的合作,推动多跨协同机制的真正落地,促进重庆东站完善场站联动、客流管控、一码通行、智慧停车、智能客服等功能,利用数字化手段增强枢纽集散效率,为群众平安便捷出行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服务。这也有利于在重庆东站探索形成一套体系完整、科学管用的“未来枢纽”数字化建设标准,有利于为全国大型交通枢纽建设提供“智”能解决方案。
院士专家提出5方面建议:
1、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智慧枢纽建设方案。由市交通运输委、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重庆铁路投资集团牵头,将重庆东站综合交通枢纽智能化建设融入数字重庆和超大型城市治理体系,推动制定重庆东站数字化建设实施方案;支持重庆东站先行先试,构建数字化枢纽旅客出行、节能管控、应急管理新模式,探索建立一套体系完整、科学管用的“未来枢纽”建设标准,如打造枢纽全要素、全周期数字化建设示范,推广枢纽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健康性能监测方案,在重庆东站实现旅客“一站式购票”“一票制”联程运输服务等。
2、加强战略协同。聚焦重庆“米”字型高铁网建设,借鉴北京、上海等地经验,深化与国铁集团在站城融合发展等方面的合作,加快统筹市域铁路规划建设一体化、运营管理一体化。
3、加强资源整合,积极形成示范合力。探索支撑全天候复杂交通场景下自动驾驶、大件运输等专业导航应用,形成交通运输领域创新示范应用;建立健全数据及业务共享协调机制,推进跨部门、跨层级业务协同与应用,探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枢纽资源共享共用,协同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运输水平等。
4、建立数据标准体系,推进交通数据确权授权。
5、提升“数字东站枢纽”示范引领作用。及时推广重庆东站数字化建设等研讨交流,促进枢纽间互相借鉴。(记者 杨永芹)
相关新闻>>>
院士专家100多条建议推动智慧重庆东站建设
中国工程院11名院士及相关专家形成的100多条建议成果已应用于重庆东站建设,助力重庆东站建成具有重庆辨识度和全国影响力的智慧枢纽。这是8月9日记者从“重庆东站配套综合交通枢纽数字化智能化战略研究”结题评审会上获悉的。
在建的重庆东站是交通强国试点项目,是目前全国在建最大站城景融合高铁枢纽,也是西部地区最大高铁枢纽站,预计于明年与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同步投运。
“打造站城融合、数字化、智能化的重庆东站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是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数字重庆建设的重大应用和具体实践。”中国地方铁路协会副会长、重庆铁路投资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汪钦琳表示。
然而,重庆东站在站城融合建设方面,面临铁路与地方配套交通设施,铁路及站房与城市管理的协同,综合交通枢纽与铁路和重庆相关部门数据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等一系列难题。
2023年10月,中国工程院正式立项“重庆东站配套综合交通枢纽数字化智能化战略研究”项目,中国工程院院士、原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领衔,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刘汉龙,国铁集团原总工程师郑健等牵头,共1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参加,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重庆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院、重庆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重庆铁路投资集团以及相关参建单位等专家组成总体组和四个专项课题组。
院士专家们多次实地调研,最终形成100多项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等建议成果,将运用于重庆东站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特别是在完善智能联程导航、票务服务、标识引导、综合立体换乘等设施,落实北斗规模化应用方案,实现交通感知网络与交通基础设施同步建设等方面。
“重庆东站开展的开创性研究,有效促进了站内铁路、城市轨道、公交、出租车、停车场、物业管理、节能管控,实现公安、消防、气象等6类20个系统互联互通,推动了重庆东站在站城景融合水平、旅客流量、数智化应用场景等方面均位于全国前列。”院士专家得出这样的结论。(记者 杨永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