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交通数据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重庆交通

庆国际“三八”妇女节 展交通巾帼风采(六)

日期: 2020-03-07

【篇首语
    她们,是母亲、妻子、女儿,是60后、70后、80后、90后,是交通执法队员、收费员、乘务员,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交通阻击战计划制定的参与者,是与我们一道战斗在抗疫一线的交通人。
    在这次战“疫”中,她们挺身而出、默默奉献,虽然口罩遮住了她们的面容,但她们依旧是我们心中最美的女神。在国际“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将她们在交通战线抗击疫情的缩影展现,并向仍然战斗在抗击疫情交通一线的女同胞致敬!

侯姐的表情
——记市交通执法总队直属支队巴南区大队侯建萍 

          侯建萍分发手套给一线执法队员

    侯建萍,在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直属支队巴南区大队,是年龄偏大的队员之一。大家亲切叫她“侯姐”。她的岗位是内勤,主要负责执法队员后勤保障。
    疫情发生后,从大年初三到正月十四,侯姐一天都没有休息,一直在为后勤保障忙碌。在大队办公区域,储藏室、办公室、楼道里、食堂,以及分发防护用品专用区域……随时都能看见她的身影,来来去去,不知疲倦。
    这些日子,侯姐的表情,总是在开心和发愁之间相互转换。

    每天早上,各中队来领取防护用品时,侯姐脸上挂满笑容,一边登记,一边利索地把口罩和消毒液分发给各中队长,还不停地嘱咐:“口罩戴上后不能随便摘下”“要勤洗手”“勤务完成后要给车辆和所有装备消毒”。她反复念叨着,生怕队员们听漏一句,少做一个动作,忽略某个环节。防护装备分发完后,她还会认真梳理一下,看看有没有出错,确定没有误差后,才会才长长地松一口气。
    接下来,侯姐会急匆匆地跑到厨房去,她要检查中午工作餐的情况。看菜品是不是新鲜,送菜的师傅是不是按要求佩戴口罩,进出门是不是消了毒,测体温是不是正常,嘱咐师傅要注意自身防护。
    对于炊事员,侯姐同样没有忘记“唠叨”,提醒佩戴口罩,注意卫生,菜品口味不宜过咸,也不能太淡,米饭要照顾多数队员的习惯,不宜过硬。到了就餐时,提醒分菜的队员佩戴口罩,尽量不要说话,提醒大家不要扎堆就餐……她也偶尔开开玩笑,开心的笑容一直挂在脸上。
    到了下午上班,侯姐开心的笑容就会消失,变得忧愁。
    主要还是口罩问题。疫情来得太突然,蔓延速度太快,大队一时半会儿筹不到充足的口罩。
    她清理着不多的几只口罩,一脸焦急:“口罩不够,口罩不够,明天上班怎么办?”每一位执法队员的防护用具特别是口罩,成了侯姐“心病”。她脑子里装的,全是酒精、消毒液、护目镜、口罩……可是,这些物品在市面上根本无法买到,只能靠区里相关单位协调和直属支队配发。然而,协调的那点口罩,对于大队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大队领导更是想尽办法,八方求援。每当领回几十只口罩时,侯姐没有盲目乐观:“明天倒是不会‘断炊’,后天呢,怎么办?”等“米”下锅的滋味真是不好受。
    侯姐也没有闲着,托熟人、托朋友、托亲戚,七大姑八大姨,四方打探,八方央求。结果并不理想,得到的回答是“没得口罩,花钱都买不到。”
    好不容易到了一批消毒液和酒精,侯姐顾不得劳累,分别放置好以后,没有忘记在酒精瓶贴上“严禁烟火”的纸条,在消毒液桶写上“严禁食用”的字样。
    一天下来,侯姐虽然很累,很疲倦,可是能够参与到抗“疫”一线,她感到十分欣慰。(直属支队巴南区大队  刘学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