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交通数据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重庆交通

第一书记

日期: 2019-06-01

刘晗在测量村里便民路长度。作者供图

 

把村事当作家事——我在丰都三建乡绿春坝村担任第一书记

    刘晗,市港航局水上交通管理监控中心副主任,2017年9月,被派驻到丰都三建乡绿春坝村担任第一书记。

    2017年9月,对我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月份,组织交给我了一项光荣的使命和重大的挑战,我被选任为丰都三建乡绿春坝村驻村第一书记。
    三建乡场镇地处龙河和双鹰河交汇之处,两条河流经三建乡下属8个行政村,两河三岸高山矗立,耕地少、坡度大、质量低,交通不便。因场镇地处滑坡地带,需整体搬迁,目前三建乡已被禁止新建房屋,街道、建筑显得陈旧。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基础设施阻碍了三建乡的发展,2017年8月,该乡被列为重庆市深度贫困乡。

 

深入了解村情  精准识别对象

    我所在的绿春坝村紧邻三建乡场镇,有村民479户1591人,地里位置相对优越,但仍有96户435人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经前期扶贫,虽只剩5户21人未脱贫,但已脱贫农户脱贫质量不高,随时存在返贫可能。为摸清绿春坝村的“穷根”,我到村民家里、田间地头与他们拉家常、聊农事,了解致贫原因。通过院坝会、实地走访、拜访老干部和老党员等方式,了解绿春坝村整体发展情况。
    通过一个月调研我了解到,虽经过前期扶贫,村里交通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硬化的部分公路仍存在路窄、坡陡、弯急、无安全护栏等问题。尤其是一社龙河左岸30多户村民,出门过河依赖一座临时滚水坝,一旦涨水就无法出行。2017年10月12日,因多日大雨龙河水位上涨淹没了滚水坝,贫困户熊朝秀干农活时摔断了腿无法过河就医,几经周折,从邻村借来渔船才将她送过河。这件事让我深受触动:基础设施欠缺,连村民出行都无法保障,如何脱贫致富?

 

精心编制规划  推动项目落地

    现状摸清了,问题找到了,下步怎么做?如何才能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我首先着手编制脱贫攻坚规划,反复征求意见建议后,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人居环境、乡村旅游等方面,编制了村三年脱贫攻坚规划,并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小组会、展板等多种形式不断宣讲、宣传,让村民树立脱贫信心,做好项目实施前期工作。
    借助三建乡场镇搬迁打造乡村旅游契机,村里争取到了1500万投资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按照“农旅”结合模式建设“竹海休闲园”。休闲园要扩建4.8公里、新建1.9公里公路,并用沥青油化,还将建设竹海广场、竹海长廊、观景台、停车场等旅游设施。然而项目实施却非一帆风顺,因占地较多且无补偿、历史遗留等问题受到的阻力特别大。面对村民的不理解、不支持,我和驻村工作队会同村支两委通过召开院坝会、一户一户上门做思想工作,分析利弊,畅想竹海休闲园建好后将实现“田园变公园、农区变景区、农品变商品、农房变客房”的美丽愿景,逐渐取得村民认同。
    人居环境改善是脱贫攻坚和打造美丽乡村的重点,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易地扶贫搬迁、复垦、收储、C/D级危房改造、风貌整治、农房“四改”等内容。为把握好政策,让村民最大化受益,我逐户摸排危旧房屋,给村民讲政策、算账目。贫困户廖福生,一家七口人,房屋危旧,想利用D级危房补贴3.5万元在家里建新房。我帮他算了账:原址修新房除去补贴另需花10来万元,而易地扶贫搬迁后,不但能享受到房屋复垦费7万余元、补贴8.4万元,还能享受以1000元/平米的低价在新场镇购房,且场镇离家也仅10来分钟路程,不影响务农。我还多次给其在外务工的儿子打电话算经济账,宣传新场镇规划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的配套政策,最终做通了他们的工作。
    目前,在我们的努力下,全村45个规划项目已开工31个。

 

办实事解民忧  提高群众满意度

    如何取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这是我一到绿春坝村就开始思考的问题,我决定从小事干起,想办法拉近与群众间的距离。
    在入户走访中,我发现很多村民都养了鸡,却没有销路,品质很好的土鸡,也卖不出好价钱。当时正好城里朋友托我买土鸡和土鸡蛋。“何不开一家网店,销售土鸡、土鸡蛋等土特产品?”我的想法和廖家坝村第一书记乔亚军不谋而合。于是,我俩建起了三建乡土特产网店,2017年12月上线以来销售了几百只土鸡、2万多个土鸡蛋,让村民尝到了甜头。
    为弘扬孝善爱亲、勤劳致富等传统美德,2018年春节前夕,全村组织了一场“绿春坝先进个人评比”活动,表彰了一批不等不靠积极脱贫的典型人物。另外还组织了“美丽绿春坝环境卫生大比拼”活动,通过树立典型培养村民讲清洁爱卫生的习惯。
    驻村工作队通过一件件小事赢得了村民的认同。现在,走在村道上,村民都会热情地打招呼,让我心里倍感温暖。
    脱贫攻坚这一年,有汗水、有挑战、有感恩、有收获,虽然父亲患直肠癌并发生转移、母亲患脑动脉瘤,我都不能陪在他们身边,对家人有愧疚,但在人生大舞台,我收获满满,没有遗憾。
    最后,我想说,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只要把村事当家事干,把村民当亲人对待,大事小事记在心里,勇于担当,用心用情,就一定能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

 

 

牢记使命 真情驻村

——我在云阳县凤鸣镇福禄村担任第一书记

    刘博,重庆市交通行政执法总队高速公路第二支队三大队主任科员,2019年3月,被派驻到云阳县凤鸣镇福禄村担任第一书记。

    2019年3月,经过层层选拔,我被派驻到云阳县凤鸣镇福禄村担任第一书记。我深知责任重大,驻村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内,我以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为抓手,发挥自身优势,走遍村里贫困户,摸清家底,工作获得村民好评,以及村、镇的高度肯定。    
    深入摸排情况,了解实情。经过1个月的走访,我了解到云阳凤鸣镇福禄村全村共20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6.87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2853亩,全村户籍人口647户2006人,目前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6户252人,未脱贫7户27人。全村有劳动力1413人,实际在村人口428人。硬化公路7.7公里,人行便道12.98公里。全村共有党员76名,其中在村党员46名。低保人口41户79人,五保户14户14人,残疾人73人。
    提高政治站位,加强扶贫理论学习。我到村里后认真学习《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代表团重要讲话,以及中央脱贫攻坚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内容。针对脱贫攻坚期间巡察组反馈的问题已发现的问题,制定工作任务、措施、责任和目标,实行“清单管理、限时销号”。
    精准识别,强力推进。吃水问题一直困扰福禄村,村民都一直吃着井水,冬季和旱季无安全用水。我一方面协调政府有关部门,从政府移民项目资金中支出40余万元,另一方面发动村民自筹资金,每户拿出500元,用于从组到户安装水管、水表。我们从相邻6公里外的村引水入组,同时村里成立工作组,细化分工,从3月底开始动工,到6月就可以解决200多户吃水的问题。
    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我重新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落实了帮扶责任人30名,签订“责任书”, 1个多月来推进组级公路硬化2公里,下一步将新修人行便道2.5公里。
    到户到人政策落地。我培育发展主导产业和到户产业,覆盖农户450户,其中贫困户58户,实现在家贫困户全覆盖,做到“户户有产业,家家有项目”。村里栽植晚熟脆李(云南半边红)850亩4.02万株,我组织村里发放农药,组织村民施肥,打药两次,要求每户要对李子树拉枝,5月中旬开始梳果。加强项目管护,与十户果农签订增收示范户的协议,对果农进行技术、宣传和后期销售指导,力争比去年增收30%。新发展东西部合作项目石榴200亩,其中一年的树苗已经发芽60%,二年的树苗发芽40%,五月底对项目进行验收。
    强化党建引领,助力脱贫攻坚。发挥村支两委领头雁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了“支部助推产业发展、党员助力脱贫攻坚”主题活动。借用“三会一课”对在村党员上党课,制定村规,村则。通过召开会议、发放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标语等方式,宣传党的政策。

 

做农村情况知情人

——我在云阳县蔈草镇生田村担任第一书记

    陈海宁,重庆市交通行政执法总队高速公路第四支队二大队主任科员,2019年3月,被派驻到云阳县蔈草镇生田村担任第一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时强调,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各地区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抓好落实,一鼓作气,顽强作战,越战越勇,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扎实做好今明两年脱贫攻坚工作,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作为新选派到云阳县蔈草镇生田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就是要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的工作方法,通过对生田村全面走访,了解民情,听取民意,把贫困的原因摸清摸透,做农村情况的“知情人”。
    我所驻的生田村是云阳县深度贫困村之一,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8户、288人,截至目前还剩下11户31人未脱贫,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我已下定决心,针对未脱贫的11户,要逐个剖析致贫原因,建立工作台账,进行精准施策帮扶,坚决啃下脱贫的硬骨头,把扶贫工作做出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说:“越是到吃劲的时候,越要响鼓重锤”。现在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已经越来越近,时间紧,任务重。作为扶贫驻村第一书记头脑中始终要绷紧时间节点这根弦,把握好全村脱贫工作的节奏,聚焦脱贫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坚持以“两防两促”为抓手,抓住扶贫工作中的核心环节,盯紧突出短板,以更大的力度,吹响脱贫攻坚的号角。
    我认为,目前生田村的“三保障”的薄弱环节就体现在党的政策宣传不到位、贫困户的信息不准确、帮扶工作不扎实、帮扶成效不明显等方面。我要把“三保障”作为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党的好政策的宣传员、讲解员、贯彻员,做好脱贫的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工作,确保贫困群众应保尽保,全面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作为交通系统选派到贫困村驻村的第一书记,我要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统揽扶贫工作,坚持以交通脱贫攻坚为抓手,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沉心静气、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不断推动扶贫事业朝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