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出行传递者 城市旅游排头兵——记重庆市客运索道有限公司讲解员班组
重庆市客运索道有限公司讲解员班组成员。丁鹏 摄
重庆,水山之城,也是“梯坎之城”。这就注定了重庆有一种与众不同的交通方式——索道。
有人说,到重庆,不赏两江景色,就等于没到重庆。对于每天穿梭于长江两岸的索道讲解员而言,这意味着与工作相伴的不仅仅是“诗情画意”,更多是耐心与责任。成立于2015年底的重庆市客运索道有限公司讲解员班组一直以“增强服务意识、争创一流团队”为目标,以“提高游客体验度,提升景区美誉度,擦亮城市符号”为理念,积极开展服务技能训练、旅游知识学习等活动,不断提升窗口行业服务水平,出色完成了多项重大活动讲解服务任务,展示了重庆文明城市的良好形象。2019年4月,他们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文旅融合 讲好重庆故事
重庆市客运索道有限公司讲解员班组有成员22人,平均年龄28岁,主要在重庆长江索道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为游客提供双语(中英文)讲解、咨询服务。
“当讲解员经常会被游客问到各种问题,除了景区相关历史,其它吃住行游方面的攻略也很多。”今年21岁的韩佳庆走上长江索道景区讲解员这一岗位已经4个年头,别看她年纪小,却以出色的接待能力成为讲解组组长,负责一系列政务讲解与团队接待。她说,在长江索道景区,讲解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景点解说,更是对城市文化的传承,这需要讲解员积累各方面的知识,并拥有极高的应变能力。
韩佳庆介绍说,每周,他们会利用“周例会”学习业务知识;每月,他们会利用索道检修之机,开展以讲解为主的岗位练兵活动。这支年轻的队伍,在讲解服务过程中立足文旅融合的特点,结合重庆历史文化、特色交通、企业跨界转型发展等内容,讲好重庆故事,先后为100余个政务团和30余个外宾团提供讲解服务,受到来宾一致好评,充分展示了“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城市形象。
身怀“绝技” 多才多艺
“我们的解说词共有17页A4纸大小,我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才把它背下来,在这个过程中,还会不断地涉及到修改和创新,要求个人知识面非常广。”和韩佳庆一批进入索道公司的周妍鸿说,“第一次讲解时我还是很紧张,当时脸通红,声音也在颤抖,特别是当游客问到历史问题时,很多都答不上来。”经过4年历练,如今的周妍鸿面对系列问题已经能对答如流,不单只是讲解,甚至还充当起了导游。
不止是韩佳庆和周妍鸿,讲解班组的每一名成员都可谓身怀“绝技”——精通外语、和蔼可亲、才艺双全。其中,王源、彭钰淇在西南片区公交联合朗诵比赛中荣获二等奖;王源、彭钰淇、刘佳、韩佳庆等在市交通开投集团举办的“开投集团拥抱新时代,筑梦交开投”职工文艺创新会演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在公司每年组织的“安康杯”服务技能赛中,讲解班组连续三年荣获团体一等奖。
耐心讲解 细致服务
索道讲解员通常采用“两班倒”的排班模式,从早上7点半开始,就投入到一天的工作之中,除了日常讲解,维护景区秩序、开展互动活动、活跃景区氛围都属于他们的工作范畴。
对于预约套票的游客,他们不仅会花上一个小时,介绍巴渝十二景和重庆文化故事,让外地游客对重庆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还会陪同游客乘坐观光巴士,提醒返程时间……“我们长期占领着朋友圈步数的榜首,每天至少在1.5万步以上。”韩佳庆说。
长江索道景区每年游客服务量达450余万人次,平均每天都会有1.5万次游客来打卡,周末和节假日甚至会破两万。逢年过节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就连吃团年饭,都是急冲冲刨几口盒饭,又回到岗位上,最忙的时候一天要工作13个小时。
作为一群有知识有担当的团员青年,他们还定期到儿童福利院、贫困山区奉献爱心,班组被渝中区志愿服务联合会授予“志愿者服务岗”“全国文明城区宣传点”“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等荣誉称号。(丁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