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提升春运归途的“幸福感”
2019年春运从1月23日正式拉开大幕。与往年相比,如今的春运“科技味”更浓了。在江北机场,出境旅客通关时,刷护照登机牌、验指纹、人脸识别三个步骤最快9秒钟就能完成,而且全程自助无需工作人员查验;在高速公路9个主线收费站安装AR(增强现实技术)实景监控,发现违法车辆系统会自动报警,执法人员可及时查处;交通管理部门使用大数据平台,5秒钟即可查处货车司机是否存在疲劳驾驶行为,降低交通安全隐患。
又到一年春运时。不管你是在回家路上,还是正计划回家,春运都会是一个直抵人心深处的暖词,因为它承载了我们太多的情感与记忆。春运年年有,但只要细心观察,便会发现其中的变化,从慢悠悠的绿皮火车到飞驰的“复兴号”高铁,从挨饿受冻彻夜排队买车票到指尖上网络便捷订票,从疏于管理、拥挤杂乱到统一调度、安全有序。这些变化,大大提升了乘客春运归途的幸福感。
事实上,在春运这场“人类规模最大的周期性大迁徙”中,乘客幸福感的提升,离不开众多默默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离不开历年春运经验的总结,但新科技的加入、新技术的运用也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科技让生活更美好”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成为了现实,不断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春运无疑是展现科技创新与应用的一个绝佳舞台。
正是因为有了日新月异科技创新的助力,一大批“黑科技”改变了我们的出行方式。刷脸进站和“无纸化”通关渐成常态,车站和收费站移动支付随处可见,铁路在不断刷新我们回家的速度……春运归途实现了从“走得了”到“走得快”“走得好”的可喜变化。科技在春运各领域每一个细节改变的背后,都在叙说着中国科技力量的进步,折射出社会的变迁,广大乘客既是其中的见证者,也是受益者。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应用的不断拓展,春运的科技含量将会变得越来越高。服务无尽头,创新无止境,喜见“科技春运”让每一个人的春运归途更舒心、更顺畅。(重庆日报 程正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