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交通数据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重庆交通

从“微循环”到“大联网”

日期: 2018-12-01

酉阳车田乡

酉阳县泔溪镇至车田乡旅游公路改扩建工程建设场景。吴雁 摄

    酉阳自治县车田乡是全市18 个深度贫困乡之一。它坐落在武陵山区腹地风光秀丽的天龙山脚,幅员面积72平方公里,辖4 个村22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337 人。在2001 年乡镇建制调整时,车田乡因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条件较差等原因,成为了全县7 个保留乡之一, 从此,方便快捷的交通成了车田人民最大的期盼。

科学规划  分工段建设交通主干道

    在群众心中,“要想富,先修路”是不变的真理。
    按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战略行动计划,车田乡结合群众出行、脱贫攻坚、旅游开发、产业发展等需要,对交通发展进行了全面科学规划。计划到2020年完成交通建设投资64000万元,建成一条快速出境通道、建成联网公路4条53.4公里、建设“四好农村路”26条96.8公里,实现出口通道更加畅通,路网结构更加合理。
    为畅通对外出口,通过反复论证,一条带领车田人民从武陵山腹地飞向外界的巨龙——车田至泔溪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启动。
    该项目全长27公里,项目建安投资达35700万元。目前,该项目分为6个工段组织实施,累计完成土石方开挖10.4万方,软基处理换填石料1.2万余方,路基工程已全面铺开。

建设联网路  让路网结构更加合理

    在加快推进主干道建设的同时,车田乡与周边乡镇的联网路建设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
    车田乡与湖北百福司镇山同脉、水同源,两地人民素有往来。车田到百福司界公路全长12.5公里,按照6.5米宽标准设计,目前正在进行路基拓宽工作。
    项目建成后,将畅通车田乡向东北方向的出口,有利于促进两地人民的友好交流,促进车田乡以及车田片区与湖北的往来,从而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目前,北面到兴隆镇的联网公路控制性工程后河大桥项目正在开展设计招标;向东方向到五福、偏柏等乡镇的联网公路正在加快实施。“一主四联网”公路格局让车田乡交通显得四通八达。

建设产业路  助推大发展

    车田乡旅游资源丰富,风观秀丽的天龙山是观云海日出的好去处,清澈明亮的木叶河蜿蜒于深山峡谷;这里物产丰富,土家油茶硕果累累,满山牛羊肥,野生猕猴桃、五倍子等初具规模。
    为助推产业发展,车田乡规划了东环线、西环线两条环线产业路,线路全长25公里。环线公路将天龙山旅游度假区、付家院子等14个古村落、油茶种植基地、李子基地、畜牧产业示范带等进行无缝连接,与主干道泔溪至车田公路形成了全乡三纵主交通网络。可有效解决4个行政村4200余群众(其中贫困群众近2000人)出行难问题,同时带动5500亩油茶基地、3000亩畜牧示范带、1000亩李子基地、400亩中药材白芨基地、350亩茶叶基地、100亩叶用枸杞科研基地产业发展。

建设通组路  畅通内部“微循环”

    自2017年以来,车田乡共启动“四好农村路”(通组公路)通畅工程项目18个69公里。这些项目大多数与主干道泔溪至车田公路和东西两条环线公路相连接。项目完工后,车田乡将实现村民小组和集中居住30户或100人以上的自然村落100%通畅目标。
    同时,车田乡合理利用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对辖区内农村公路开展日常养护管理。
    为进一步方便当地群众出行,目前,车田乡已启动实施农村客运招呼站点建设30个,拟新开通2个行政村农村客运线路,最终实现行政村100%通客车目标。
    如今,一条脱贫致富的二级公路正在车田快速延伸,众多联网路、产业路、“四好农村路”遍布村寨之间。有了方便快捷的交通条件,依托酉阳大桃花源景区打造的天龙山旅游度假区将带动整个车田乡村旅游和种养殖产业快速发展,让贫困群众如期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冉伟)

石柱县中益乡

畅通内循环 打通外畅联

   

“四好农村路“构建起石柱中益乡优势产业发展蓝图。 谭华祥 摄

    按照重庆市委市政府关于18个深度贫困乡镇交通扶贫要求,石柱县全面推进中益乡外部通道建设、产业公路规划、通畅公路布局等区域交通提升行动,打响了一场交通脱贫的“攻坚战”。

制定科学规划  补齐交通欠账

    中益乡幅员面积155平方公里,公路总里程116.1公里,呈现“对内内不通、对外外不畅”的交通状况。交通历史欠账多,已成为制约中益乡经济发展的“瓶颈”。
    为破解发展“瓶颈”,石柱县交委专门组织20余名专业人员,实地摸排交通现状,调研当地经济产业发展需求,配合民众生产生活需求,着眼“三年会战”立体交通建设和石柱康养经济发展,按照重庆市交通局的指导支持和石柱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最终确立“畅通内循环,打通外畅联”的交通扶贫模式。
    按照规划,拟建52个农村公路项目共129公里,涉及资金12816.69万元;计划打通S517中益至沙子、S517大沙至中益、中益高台桥至黄水万胜坝3个对外大通道,总里程56.94公里,计划投资29932.32万元;投资160余万元新建改建农村客运招呼站32个,计划投资472.59万元新建公交物流综合转运站1座;计划投资16569万元建自行车道2条,全长64公里,规划设置驿站11个,全力完善中益乡交通基础设施,补齐交通建设历史欠账。

推进项目建设  通途变坦途

    “契合乡村振兴战略,融合农业产业、旅游发展,力争用2年的时间,让每一条农村公路成为产业扶贫路、生态旅游路、致富幸福路。”按照重庆市交通局的要求,石柱县交委迅速组建交通扶贫工作推进领导小组、交委驻中益乡工程处等临时机构,印发交通扶贫冲锋三大战役实施方案,坚持“开工一批,完善一批”,让每一个项目不留“尾巴”,不拖“后腿”,加快交通扶贫项目的施工进度。
    目前,中益乡三条通道建设进展迅速。S517(原S417)中益经桥头至大沙路面改造工程全长21.4公里,总投资5516.30万元,9月底已完工;S517中益至沙子升级改造工程,全长15.27公里,总投资11470.04万元,11月中旬,工程路基初通,涵洞完成100%,完成形象进度77.9%,力争年底完工;中益高台桥至万胜坝改造工程全长20.268公里,总投资12945.98万元,目前路基初通,完成挡墙98%、完成涵洞100%,完成形象进度75.31%。
    中益乡“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实际实施35个项目总里程91.38公里,项目总投资12816.70万元。目前,35个项目已完成路基开挖100%,累计完工7个项目,中益乡路网结构进一步优化,通途变坦途。

路网基本建成  加快脱贫摘帽

    盐井村红岩组盐井小学至陶家坪农村公路新建工程就是中益乡众多“四好农村公路”的其中一条。
    “全靠通了公路,我们才能更好地生活,以后,在家也能挣到钱了。”陈益生是盐井村红岩子的贫困户,因为夫妻二人均有残疾,无法外出务工,原来交通不便,想发展也不行,通了公路后,仅他一户就发展了前胡10余亩,养殖肉牛、山羊30余头。
    据县交委驻盐井村第一书记余建介绍,以交通扶贫产业路为依托,当地发展的中药材种植等产业已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模式和发展方式,这些产业将带动盐井村91户276人顺利脱贫,保守估计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万元。
    公路的修建,给群众带来了出行的便利,也带来了外来商户,群众足不出户就能把东西换成钱。
    随着全乡各村组产业扶贫路、旅游观光路的不断拓展和延伸,当地农业经济不断增长,旅游经济持续发展,中益乡脱贫摘帽加速前行。(隆伟)

彭水县三义乡

畅道路 兴产业 富百姓

   

公路通到了小坝村渝威种养殖股份合作社。曾熙 摄

    三义乡位于彭水县城北部,属彭水县最偏远乡镇之一。三义乡又是彭水出了名的贫困乡,有贫困村3个,建卡贫困户670户2585人,属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之一。该乡穷,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地处偏远交通不畅。

从交通闭塞到出行通畅

    其实,三义乡的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前些年,因当地交通闭塞、信息闭塞,乡亲们守着“金山银山”却无法致富。
    近年来,彭水县交通行业认真落实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在交通项目、资金、举措上对农村贫困地区给予倾斜,仅2015年至2017年便投入资金4353.36万元,建设通达公路111.16公里、通畅公路52.8公里。三义乡现已拥有省道两条,辖区公路总里程247.76公里,全乡行政村通畅率、村民小组通畅率均达100%。
    据了解,为了改善三义乡的出行环境,该县交通部门把深度贫困乡镇交通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亲自组织业务人员,深入了解地方对交通项目的建设需求,并组织工作组和勘测人员对每个村、组提出的项目建议逐条线路进行踏勘、研究和论证,优化该乡公路线路走向,推进农村公路建设。
    现在的三义,已经实现了村与村、组与组全部通硬化路,群众出行十分便捷。

致富路成就致富梦

    路通、人通、财通。三义乡随着交通条件的逐步提升,产业活了,百姓富了。
    以前,三义乡村里的群众出行基本是步行,肩挑背驮是常事。现在路好了,乡亲们有的买了摩托车,有的买了货车,到乡场来回仅要几十分钟,到县城半天就能回来了。没有私家车的群众出行一样很方便,现在客车从县城至乡上每天来回要跑4趟/次,为了方便群众候车,村子里还修建了客运招呼站点。
    便捷的交通,也让村子里的产业兴旺起来。群众养殖的生猪、肉牛,种植的烤烟、蔬菜等农产品,可以到乡场上卖,也可以到周边的集镇去卖,也可以运到县城卖。有时,商人还直接将车子开来收购,尝到甜头的群众大大增强了发展种植、养殖的积极性。
    今年3月,该县深度贫困乡交通建设项目开工仪式在三义乡举行,三义乡公路建设提速,全乡的新农村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迅速推进。

解决 “最后一公里”  出行更便捷

     “感谢党!感谢习近平总书记!真没想到我们这个深山就要通硬化路了”。彭水县三义乡小坝村1组通畅公路施工现场,当地村民李绍茂想着就要走上水泥路了,心里乐滋滋的。
    按照全市交通工作部署和彭水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彭水县交通部门已拟定了该乡交通建设规划、项目明细表和交通扶贫建设项目示意图,着力开展省道升级改造、出境路升级改造和村组公路建设,构建三义乡纵横交叉的十字形干线通道,形成一环、多支的交通网络,提升干线公路通行能力,实现外通内联,基本形成“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运输服务体系,有效解决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据了解,该县交通部门已落实“三个新增”政策倾斜,计划用三年时间,对三义乡投入资金35125万元,实施干线公路升级改造项目2个15公里、出境道路升级改造项目1个21公里,新建“四好农村路”180公里、安保工程60公里、客运站1个、农村客运招呼站18个,全面提升公路互联互通水平和运输服务能力,实现撤并村、小组、十户以上的寨子100%通畅。
    目前,该县交通部门已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了“一把手”负责制,从规划筹资、建设管理、质量安全、农客运力投放、公路养护管理、路产路权等方面明确责任,层层落实目标任务,抓好三义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当地群众生活水平,推动地方产业加速发展。(曾熙)

巫溪县天元乡

构建“一纵一网” 破除区位劣势

   

天元乡香源村中坪公路。 胡潜龙 摄

    巫溪县天元乡位于这里位居大宁河源头,距巫溪县城90公里,距城口县城118公里,边远贫困、交通区位劣势突出。自2017年8月被确定为市级深度贫困乡后,巫溪县交通扶贫集团倾力建设“一纵一网”交通体系,以确保当地 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建设“一纵”出境路  形成脱贫致富大动脉

    天元乡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自然条件极其恶劣,要发展,畅通对外通道是关键。交通扶贫集团与该乡党委政府一道,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拟投资1.79亿元实施对外通道建设,升级改造S402核桃树至栈口道路(“一纵”)“白改黑”项目,畅通出境道路,同时,启动乡道YC06高楼至城口道路升级改造项目,形成县城到红池坝景区、城口到红池坝景区的两条旅游公路,带动道路沿线旅游业发展,促进当地村民增收脱贫。
    截至目前,总投资700万元、全长5.5公里的S402核桃树至栈口“白改黑”升级改造项目已完工;乡道YC06高楼至城口道路升级改造项目全长21.4公里,路面宽度6.5m,总投资超过1亿元,现已完成路基工程量的35%(料场施工完成,路基开挖约5km,混凝土挡土墙施工10000方以上),预计2019年完工;栈口至高楼公路目前正在做前期设计,预计明年动工实施。

编织乡内“一张网”  构建“毛细血管”遍全乡

    天元乡境内原有公路大多路面坑洼不平,而且不少为断头路,联通性较差。部分散居农户距离最短的村级道路需走2个小时以上,多数人一年下不了一次山,享受不到现代交通带来的便利;因交通不畅,山上过剩农副产品只能烂在地里,成为当地村民的内心之痛。
    2017年以来,该乡结合特色产业发展,倾力打造致富交通网。坚持以产拓路、以路兴产,优先建设覆盖面广、受益人口多、辐射带动作用大的道路。围绕旅游资源开发和特色产业基地,着力打造以省、县道为重点的“绿色公路”,并结合生态搬迁、高山移民等政策,整合资金、合理规划,布局硬化27公里产业公路,新建茶园至蛟龙岭、大黄溪等产业路20余公里,编织乡内路网,打通脱贫攻坚“毛细血管”,使大山深处老百姓生产的核桃、板栗、中药材、毛猪、山羊等农特产品走出大山,进入城乡农贸市场,让村民尝到修通致富路的甜头。
    截至目前,该乡已完成13公里产业路的硬化任务,镇江村新建道路已完成2.6公里。

创建“四好农村路”  打赢脱贫攻坚总体战

    自2017年以来,该乡围绕解决农民稳定增收难题,硬化香源村中坪至高楼煤矿、象坪村查黄路等公路;建设吉龙村庙坪至梓树、香源村丝毛坡至大坪、宝坪村八角庙至台子等“四好农村路”33.4公里,形成乡村旅游路、产业路同步建设,以真正实现交通助民脱贫致富。
    截至目前,天元乡33.4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已完工90%;2019年“四好农村公路”建设任务23公里也已经完成招投标,部分路段进入施工阶段;全乡40公里安全生命防护栏安装已经完成。
    围绕如何创建“四好农村路”,该乡还建立起“明确一个管护标准、落实一名管护员、划定一段管护区、每月召开一次管护会”的“四好农村路”管护机制。根据硬化路、泥结碎石路等不同类型道路的管护要求,制定详细的管护内容和标准。将公益性岗位、生态护林员等与道路管护员职能融合,目前全乡9个村,所有路段已落实200余名道路管护人员清扫、管护作业。
    目前,该乡主干道可通行大型客车、挂车,村道中型卡车可以通行,7个村已通客车,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孟令轩 胡潜龙 李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