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交通数据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重庆交通

绿色石黔 打造精品

日期: 2018-10-01

 

石黔高速马武河特大桥。       马龙兹 摄

    石黔高速是陕南、四川、重庆部分地区通往华南地区的主要转换通道,也是连接渝东南、川东及鄂西地区高速公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重庆市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重点项目之一,它预计2020年建成通车,届时石柱到黔江车程将由目前的4小时缩短至约1小时。如今,该项目施工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机械化配套施工、光面爆破技术、维萨合成版、安全爬梯……走进石黔高速石柱段和黔江段,你会惊喜地发现,建设者们在施工过程中用匠人精神打造精品工程,不断钻研探索,在追求高效的同时,更加注重资源与成本的节约。他们改良施工设备,发展新技术,选择绿色建材,实施智能化建设和信息化管理。这一切努力,让施工过程更安全高效便捷、项目建设更节能环保。

 

七曜山隧道:
打造绿色工地,创建智能平台

优选机械 节能环保

    在七曜山隧道施工现场,传来阵阵“呼呼”声,风机正在二十四小时不停息地工作着。但就是在这样的作业声下,场地施工人员的说话声也能清晰地听到。
    “这声音是西班牙进口驭创风机通风工作时发出来的,它比传统的风机噪音低,不会让人感觉震耳欲聋。”据承担施工任务的中铁十六局石黔高速二分部项目部经理代远龙介绍,由他们经过多次比选采用的无极变频变速进口驭创风机,较传统风机相比,具有供风强、噪音低及能耗低等特点,去年一年电费较传统风机节约20多万元。
    用在七曜山隧道施工现场的优质设备并不止这一个。
    七曜山隧道,进口左线长2644米,右线长2664米,由于碳酸盐岩分布较广,岩溶发育,山体陡峭,局部低瓦斯,施工组织难度大,安全风险高,为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为解决隧道锚喷工艺环境差、危险高的难题,项目部购进了国内先进的湿喷机械台车进行隧道初期支护的喷锚作业,极大降低了安全风险,提高了工作效能。
    相对于传统的干喷工艺,湿喷机械作业大幅降低洞内粉尘,减少了通风降尘时间,提高了掌子面空气质量。由于湿喷机械手伸臂较长、作业方向角度灵活,无需人工直接位于裸露岩面下方,大大减小作业人员的安全风险。同时,一台湿喷机械手最多需要3人就可操作,一车10立方米混凝土不到1个小时喷射就可完成,大大减少了人工和作业时间,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了工效。
    目前,这一隧道湿喷工艺技术已在石黔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全线得到推广。

 

瓦斯检测员正在测气体含量。     中铁十六局石黔高速总包部供图

智能化建设 信息化管理

    “左线开挖班组庹村于8:00进洞,当前位置在洞口。”“右洞掌子面瓦斯数据为0.01%。”在二分部每个隧道施工人员身上,都佩戴着一个小巧的实时定位器,它可以清晰准确将每个作业人员的个人情况,以及每次进出隧道的具体时间和实时所在位置反映在洞外的电子显示屏上。施工管理人员只要打开手机和监控,就可以随时随地、准确地掌握现场安全生产情况。
    同时,洞外的LED显示屏还显示有当天的施工进展情况、气体检测数据和安全提示标语,时刻提醒着进洞作业人员安全的重要性。
    “我们按规定设置了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采用多种形式的智能化建设来管理施工现场。”代远龙介绍说,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每位施工人员都配发实时定位器,辅以完善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瓦斯自动监测系统、突泥突水自动预警系统和门禁系统,用以精确掌握项目施工动态,确保施工安全平稳推进。隧道施工现场还安装印着二维码的标识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工艺查询、质量安全巡察等,手机一扫全知道。透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水平,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也就是说,二分部打造的“平安工地”,不仅实现了安全意识的内在渗透,还实现了实时、全面、智能化的外在监控和管理,从而实现了安全零事故、质量零缺陷。建设过程中,七曜山隧道进口多次作为样板工地,接待各界代表现场观摩。

 

册山隧道:
科学施工 让进度成本安全可控

分步施工 安全推进

    钢筋加工场内焊花四溅,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工程车辆来回穿梭,隧道通风袋也在有节奏地舞动着……在册山隧道出口的施工现场,浓厚的大干氛围,促使每一位施工人员都加快了脚步。
由中铁二十局石黔高速五分部施工的册山隧道,左线全长2650米、右线全长2671米,隧道位于人口稠密区,土地征收、苗圃搬迁、管线迁改、道路改移等有关事宜涉及面广、协调工作难度极大,具有“隧道长、通风难、安全风险大”等特点。
据五分部总工程师韩彦辉介绍,由于该隧道属于小净距隧道,隧道间夹岩较薄,如果两洞同时开挖,极易发生隧道坍塌。为了确保施工安全,他们采取先开挖一个洞口,待进洞25米后再进行另一洞开挖,同时加强隧道围岩监控量测和超前地质预报,提前预知风险。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他们以“管超前、弱爆破、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为原则,Ⅲ级围岩较稳定时,为加快施工进度会采用隧道全断面开挖,这样施工场地开阔、出渣方便,隧道掘进速度快;而Ⅳ级围岩不稳定时会采用上下台阶法施工,就是将开挖断面分成上下两部分分步开挖,确保施工人员有足够的作业空间,能及时进行支护闭合,确保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在Ⅴ级围岩较差时采用三台阶施工法,将隧道断面分上、中、下台阶分三次开挖,这样可以减小隧道爆破时对围岩的扰动,确保安全的开挖空间。施工中,他们还将隧道爆破施工分三次进行,以减小爆破对围岩的扰动,保护围岩。

 

隧道右线作业工人正在制作水沟摸板。       马红香 摄

光面爆破技术 低消耗高效益

    为破解隧道施工超、欠挖控制不住的共性问题,控制爆破效果,从开工之初,五分部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施工过程中建立各道工序操作规范,对作业班组进行详细交底,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返工、窝工现象。
    同时,分部为提高工效,不断探索改进“光面爆破技术”。在隧道开挖中,他们根据围岩情况动态调整钻爆方案,持续跟踪光面爆破控制情况,动态调整和修正爆破参数,同步做好超前支护、钢架间距、断面尺寸、初支空洞、平整度等工序过程验收,使各工序无缝对接。经过几个月的摸索、改进,隧道光面爆破效果持续稳定向好,极大地减少了开挖数量及混凝土用量,每一循环(3.6米)减少1立方米至5立方米混凝土用量,节省各项费用约500元。
    2017年9月,市交通局质监局专门组织系统内学员到五分部负责施工的扶手岩隧道实地观摩学习,开展教学活动。

 

湿喷机械手喷射混凝土施工成本有效可控

    在隧道初期支护中,五分部采用湿喷机械手喷射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过程中,他们做了三项硬性要求:一是机械手的喷头与岩面垂直,距离在0.8至1.2米范围内,喷射混凝土应划分区域,分层喷射;二是技术员每天现场盯控,及时记录喷射及回弹混凝土情况;三是分部领导根据现场提供的第一手资料,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从机械手的喷浆工艺、每次的喷射厚度、喷头喷射角度、风压的大小、配合比、速凝剂、地材方面查找原因,通过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操作手喷射距离及喷射角度等方式不断进行改进。
    经过改进,机械手喷射回弹率由原来的110%降低到80%,有效地控制了隧道施工成本。

 

马武河特大桥:
以工匠精神 筑精品工程

巧用枯水期 确保施工进度

    在中铁十六局集团五分部马武河特大桥建设现场,大雨之下,施工人员仍来去匆匆,施工进度一点也没受到影响。
    马武河(特)大桥位于重庆市石柱县马武镇腾龙村,轴线走向为由北向南,左右幅分离式设计,左幅30跨,右幅29跨,上部结构由216片30mT梁及152片40mT梁组成。
    马武河为泄洪河,往往在雨季来临时会出现水量暴涨,最高可达6米左右。为了在暴雨天气、汛情紧急情况下迅速、高效、有序地撤离受灾区域,五分部不定期做好防洪防汛和抢险救灾应急演练。与此同时,他们利用马武河枯水期,迅速完成了位于水中的6个桥墩桩基础和承台的施工,将高墩处场地进行了硬化,并修筑漫水桥,保证了即使在雨天也能正常施工,确保了马武河高墩的施工进度。
    7月4日,在建的马武河(特)大桥水中墩处突发百年一遇的洪水,持续一周。在洪水发生后,五分部立即启动防洪防汛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果断处置。在此次洪水中无一人伤亡,并且在洪水后较快地恢复了生产。

 

石黔高速马武河特大桥。          谭素华 摄

维萨合成板 节能高效

    马武河特大桥共有6个薄壁空心墩,墩高在55-71米之间,施工周期长、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是该项目的重难点工程。
    据项目部经理吕孟伟介绍,在高墩施工过程中,五分部采用新型后移式悬臂模板,该模板采用木质多层面板+工字木背楞,面板为维萨合成板,表面光滑,强度高,既确保了模板的强度又减轻了模板的重量。该模板可倒用次数40余次,经济实用,标准化程度高;整体重量仅为同类钢模板重量的1/2,可采用整体吊装工艺,工序简化、速度快、混凝土成型质量好;自带施工平台,安全程度高。
    据了解,马武河特大桥施工中共配备了 11 套这种模板,每套模板有 4.6 米高,既节约了施工成本又保证了施工进度。

安全爬梯 建平安工地

    在马武河特大桥的施工中,由于在建的大桥主墩高达70余米,施工人员不得不乘坐塔吊上下,施工作业难度大、非安全因素多。
    为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加快工程的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马武河特大桥60米以下墩柱采用安全爬梯作为人员的上下通道,由于模板自带防护平台,并进行了加强,可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60米以上墩柱,购买了4台工业用电梯,分别安装在左线22#、23#、右线21#、22#4个主墩上,既确保了员工施工中的人身安全,又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方便了技术和质检人员对大桥工程质量的过程控制。
2018年1月底,五分部顺利完成了马武河(特)大桥高墩施工。(拓跋凯琳 张晓余)

 

石黔高速之彭水郁江河特大桥。            杨敏 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