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铁”融合及综合交通关键技术探讨
会议代表到运营现场观摩。 袁志强 摄
北京交通大家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通信与技术控制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郜春海:
自1826年伦敦诞生公交马车以来,干线铁路、地铁、公交等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独立发展,缺少统筹规划,管理相互独立,技术没有实现互联互通和统一调度。具体而言,存在干线铁路没有统筹规划、管理相对独立,地铁公司技术无法互联互通,公交公司技术资源相互孤立等问题。
市域铁路的发展对轨道交通提出了新的挑战。高铁是主干道,地铁是辅干线,还有很多毛细血管即市域铁路,我们应该修更多的毛细血管。是否可以把市域铁路作为“三铁”融合的纽带和通道?在系统制式和调度方面,铁路总公司参考欧洲ETCS规范,根据中国特点,形成干线铁路CTCS标准体系,建立调度指挥中心统一调度。而地铁方面,则是不同制式具有不同标准,互不兼容,调度相互独立。市域铁路,需要发展通用式列控系统(GTCS),构建统一的综合调度指挥中心(GTDC),实现互联互通,统一调度。
会议代表在现场观摩。 袁志强 摄
市域铁路建设方面,应积极探索基于乘客需求的公共综合调度系统,提升乘客出行体验。综合调度指挥中心的基本原理,就是搭建一个以计算为核心的云平台,打破行业或职能部门的界限,通过数据的互联互通,实现公共交通资源的统一调度,为乘客提供一站式出行服务,减少换乘次数。这里面会涉及到关键技术的问题,资源管理与分配的问题,开放数据共享应用的问题,以及主动预警与智能维护的问题。
重庆解决地铁的互联互通问题应该非常有活力,因为可以拿出4条地铁线竞争互联互通。我们铁路制式逐步统一了,调度也统一了,就可以解决不少地铁城市市长的烦恼,那就是1号线车多,2号线车少,1号线车又跑不到2号线上去。通过数据的互联互通,惠及老百姓,让他们减少换乘的次数。
会议代表在现场观摩。 袁志强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