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交通高质量发展在行动(二)
沙坪坝:为“快进慢游”全域旅游提供交通保障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这个主题,以中梁镇、曾家镇为重点,建设 100 公 里“ 四好农村路”,集中力量成片建设“一路三站一场”交通基础设施,开展以油化、绿化、美化为主的路域环境整治工程。
“一路”:实施“一路一品一景”建设,每条路选取一种主打树种,并配套太阳能或风能路灯、安全护栏、标识标线、彩色抗滑薄层等配套设施,形成美丽公路景观带。
“三站”:建设镇街中心公交首末站、功能丰富的村级微型公交首末站、风貌鲜明的途经站。重点打造村级微型公交首末站,同步建设公路公厕、土货集市等设施,集公交候车功能、会车停车功能、游客休闲观光功能、土特产品交易功能于一体。
“一场”:在存在需求、具备条件的县乡村道沿线、院户聚集地、重要路口等处,建设具有游客休闲和土货交易等功能的观景休闲停车场。
开行 3 条都市观光公交。开行“朝天门至磁器口”水上观光游船,优化3 条机场专线线网和服务,打造以磁器口为核心,辐射主城、江北机场、铁路“两站”、红色文化景区、水上“两江游”的“交通 + 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陆续开行中梁镇“慢城游”观光公交、歌乐 山“体验农家乐”观光公交,季节性开行曾家镇观花、采果、乡村民俗游等观光公交,形成“都市+ 乡村”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完善三大设施,打造“快进慢游”交通网络。完善“两站”配套道路和功能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郑万铁路引入重庆枢纽西动车所新增折返线及梨树湾站改工程建设;启动渝昆高铁重庆枢纽联络线(重庆西站至沙坪坝站)联络线建设前期工作,保证“快进”大通道畅通。
完善交通干线与旅游景区“最后一公里”通畅工程。加快中井路、S447(梨树湾至金竹沟段)、园区路、后槽路、新 107 省道(胡家院 - 团歇路段)等 8 个新、改建工程建设。加强国省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含高速公路)改造、提档升级和路域环境整治,保证“慢游”通道畅安舒美。
完善磁器口旅游服务集散中心、城市候机楼和磁器口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将沙区都市乡村观光、学区游、古镇游、抗战红色旅游串联起来,形成以磁器口为核心的“快进慢游”全域旅游交通网络。(杨玉媛)
綦江: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实施 389 个未通畅村民小组通畅工程。目前,全区20 个街镇共有 2500 个村民小组,其中已通达 2247 个, 通达率为 89.9%,还有 253 个村民小组未通达;已通畅1222 个,通畅率为 48.9%,还有 1278 个村民小组未通畅。今年要以开局即是决战的态势,建设里程800 公里, 全区村民小组通畅率达到61.3%;实施 101 个未通达村民小组通达工程,建设里程 200 公里,全区村民小组通达率达到 93.9%。
加快“四好农村路”示范路建设。结合乡村振兴和交旅融合要求,打造一条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全区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发挥交通建设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中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确保重点交通项目建设进度。全面实施渝黔高速扩能项目,力争超额完成市交委下达的年度建设进度;强势推进綦江北互通及连接线项目,完成工程量的 30%。完成普通干线公路改造 80 公里。在两扶路、登瀛至白云观公路以及 G353 北渡互通至清溪大桥公路扩宽改造等项目上跑出“加速度”。加快推进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着力推进渝赤叙、安稳至习水等高速公路。
持续提升城乡公交客运服务均等化。按照“镇镇通公交,村村通农客”的原则,逐步实现具备条件的街镇、园城、景区开行公交和村村有通客公路,持续推进南部7 镇公交开行,让“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成为现实。
努力营造交通行业共抓共管齐发展局面。公路养护质量指数(PQI)达到 85 以上,年均优良路率达到 90%以上,一、二类桥梁稳定在 95% 以上;探索优化货运集中办公模式,继续推动道路运政联动执法,加强超限治理和路政监管,大力开展非法码头整治、餐饮船舶污染专项整治等,打击船舶各类非法违法等行为,做好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落实安全管理“一岗双责”,抓实交通行业安全督查检查,延续交通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安全势头。组建百人技术服务团,点对点对口服务街镇、指导街镇。(陈科)
开州:今年拟建“四好农村路”1000 公里
2018-2020 年,开州区规划总投资 401.6 亿实施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四好农村路”方面,2018 年建设 1000 公里。
高速铁路方面,2018 年将配合完成渝西高铁前期工作。
高速公路方面,2018 年,将累计完成开城高速开州段形象进度的 25%,配合完成万达直线高速方案论证, 配合启动开州至云阳、巫溪至开州、巫溪经开州至梁平高速公路前期工作。
普通干线公路方面,2018 年将新建凤凰梁大桥、白泉乡百里村至巫溪中岗公路、岳溪场镇过境道路、天和场镇过境道路、高桥场镇过境道路、大进关坪至满月马营连接道,升级改造 G211 赵家至长沙段、G243 长沙岔路口段、S402 双河口至钟鼓溪段、刘伯承故居旅游环线, 路面改造 X034 大进至宣汉界、大进关坪至灵观庙至百里峡旅游道路、G211 马鞍至齐圣岔路口段、S206 开南路铁桥至巫山坎段、满月至马营公路,整治 G211 开城界至白鹤段等 16 个项目。
2018 年,开州区将力争完成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开展小江大桥、双江大桥方案论证,建设生命防护工程200 公里。并成立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领导小组, 实行区委书记、区长双组长制,7名区领导任副组长。同时,领导小组下设铁路建设协调、高速公路建设协调和地方公路建设指挥部,分别负责境内铁路、高速公路争取、协调、配合和地方公路建设工作。采取“专项资金补助、各类项目整合、本级财政出资、多种方式融资、发动群众筹资”的办法,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去年已提前融资6 亿元,今年本级财政将整合资金10 亿元。由国土部门牵头,正在根据三年项目库制定土地供应计划。其中,今年交通设施征地计划已经开州区政府审定,正在按程序抓紧办理用地审批手续,基本能保障建设用地需求。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原则上每月召开1 次领导小组会,听取建设情况,协调解决相关问题。修订完善《开州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所有交通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项目备案制、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等制度。(吴成军)
梁平:打造区域综合交通枢纽
坚持以人为本,惠及民生。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首位,科学推进全区农村公路建设、景区道路建设、国省县道升级改造,优化城乡路网。坚持突出重点,统筹推进,积极推进高速公路、铁路、通用航空等对外通道建设,扩大对外开放, 提升辐射能力,打造出境大通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建设生态路、旅游路、致富路。坚持高质量发展,提供高品质服务,加快构建全区“四高三铁两环七射多联”的交通格局,为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奠定交通基础。
打造出境大通道,提升辐射能力。启动梁平至开江高速公路建设。会同忠县、石柱推动梁平至西沱高速公路前期研究有关工作,争取“十三五”开工建设;支持市高速集团在梁平境内建设超级服务区。建设梁平火车北站集装箱货运站场,打通梁平至万州、忠县铁公水多式联运物流大通道;争取启动长寿- 梁平- 开州货运铁路前期研究工作。利用空军梁平机场发展通用航空项目,引进通航企业开展通航业务。全力打造“四个一小时”出境交通网络,即一小时至重庆主城、一小时至片区铁路枢纽站(万州站、达州站)、一小时至深水港(万州港、万州新田港、忠县新生港)、一小时至民航机场(五桥机场)。
优化城乡交通网络,提升互通水平。大力推进城市道路、国省县乡村公路升级改造、断头路段连通、场镇过境公路等项目建设。推进城市一环及连接道等项目约38 公里干线公路建设。以双桂田园、百里竹海、蜀道难等景区通道为重点,对 11条 108 公里道路进行升级改造。实施 20段 231 公里国省县道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加密东部、中部、西部三大板块核心地区路网,建设27 条232 公里重要连接道路,实现所有乡镇通过国省道或农村干线公路互联互通。硬化通组公路 1100 公里以上。力争到 2020 年,全区村民行政小组通达率、通畅率均达到100%,实现所有乡镇(街道)场镇过境公路“白改黑”、原撤并乡驻地通道公路 100% 硬化或油化。普通国道二级以上比重提高至 90%,普通省道三级以上比重提高至 65%,所有普通干线公路均实现油化或硬化,路面铺装率 100%。按照“一长一短一枢纽”的客运站场布局,完成梁平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并全面投运,实现高铁、班线、公交、出租零换乘;完成双桂汽车站主体工程建设,为工业园区和亿联商圈发展注入活力。优化调整公交线路,实现新老城区公交全覆盖。开通景区客运专线,提档升级车型和服务质量,打造景区专线靓丽名片。试点运行智慧公交,提升公交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曹天宇)
武隆:攻好五个坚夺取开门红
攻前期工作之坚。对三年行动规划项目进行统筹考虑,积极推进各项前期工作,探索出一条推进交通项目前期审批的便捷“绿色通道”,并在三年行动期间形成相对固化的制度,尽量缩短前期审批手续办理时间,为项目建设留足时间。
攻资金保障之坚。加强项目包装、储备工作,保持每年动态储备项目 200 亿元以上;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切实加强与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的协调对接,发挥国有企业融资平台作用,全年贷款融资 8 亿元以上。将涉农、交旅融合发展资金整合投入交通建设。
攻项目建设之坚。今年全区交通建设要完成投资20 亿元,推进实施 21 个重点建设项目。其中,G65 土坎互通于 11 月完工;龙溪乌江大桥 6 月底建成通车;S421 江后公路沧后段年底完成铺油路;白马山旅游环线(白马至白果坪段)在 4 月建设完成;S428 土坎至盘家湾段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在 12 月建设完工;龙山公园入口道路改造 11 月实施完成;仙女山机场连接路、S204 桐梓至丰都都督段升级改造、S429 鸭江至庙垭段升级改造、仙女山镇荆竹路加宽改造、土坎至白马山加宽改造、G353 白果坪至竹坝段改建、白马山旅游环线(赵家至豹岩段)、城区北环西段 8 个项目今年完成路基工程;渝怀铁路复线、九个区级乡村旅游示范点道路等项目加快推进;今年还将新开工建设渝湘高铁武隆段、土坎至城区景观大道、S205 武仙路大修、S428 大木至青杠堡段提档升级工程、疏港公路园区至白马山段 5 个项目。同时,加快推进实施“四好农村公路”建设 800 公里。
攻廉政建设之坚。今年,将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扎紧制度笼子,严格按照规矩、程序办事,构建一套“不能腐”的“防火墙”;区纪检监察部门将切实加强监督,加大对相关案件的查处力度,构建一条“不敢腐”的“高压线”;进一步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大对干部职工的教育管理力度,锤炼一支“不愿腐”的干部队伍,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廉洁工程。
攻服务保障之坚。今年将站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障和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的高度抓好交通工作。在“建”上,高起点做好规划,高质量高标准建设,特别重视公路建设的质量;在“管”上,对超载超限的违规行为加大监管力度、有效遏制,切实保护好路产、路权;在“养”上,要求各乡镇(街道)积极主动作为,组织人员力量做好村、组公路的养护,做到有路必养;在“运”上,重点抓好农村客运发展,进一步扩大农村客运运营的范围,实现行政村村村通客;在“ 安”上,切实加强客运车站的安全源头管控,完善道路安防设施,同时严厉打击非法运营行为,保障广大群众安全出行 。 ( 曾 光 全 )
城口:全力做好项目调度和建设
全力做好项目调度管理。成立“1+4+N”的组织构架,“1”即 1 个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4”即“四好农村路”工作领导小组、高速铁路建设指挥部、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普通干线公路建设指挥部,“N”即实行重大交通项目指挥长制和“四好农村路”项目指挥长制。每月召开一次交通项目建设调度会。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在“四好农村路”建设方面,将按照 2019 年 6 月底全面完成 902 公里通达工程建设,2019 年底基本完成1251公里通畅工程建设的序时进度,倒排工期,加快推进。2020 年作扫尾工作,并加大储备项目的争取力度。在渝西高铁建设方面,全力配合中铁二院成都总部和中铁二院重庆公司加快推进外业勘测和钻探工作,特别是科学谋划和统筹好高速、高铁线路走向涉及房屋、杆线搬迁工作和站场、互通设置工作。全力抓好G69 银百高速城开段建设涉及的土地房屋征收、杆线管网迁建、施工环境保障和综合协调等工作,竭尽全力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的服务。落实精干力量,组建专门工作班子,统筹推进全县普通干线公路建设,确保续建项目早日完工,在建项目全面提速,新建项目尽快进场,前期项目加快推进。同时,针对项目推进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建立定期协商会商机制。
全力做好氛围营造。要进一步做好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新闻宣传策划工作,切实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合力推进交通建设的良好氛围。
严格督查督查考核。分项目制定建设时序表,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按时序进度进行督查,每月通报一次工作进度。责任单位无故未完成阶段性工作任务的向县委县政府作出书面说明,累计三次无故未完阶段性工作任务的,要进行约谈。(罗雪竹)
丰都:节点攻坚统筹推进
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确定 2018 年为“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年,规划全年建设“四好农村路”830 公里,共 88 个项目,目前全面完成挂网招标,其中三合街道鹿鸣寺村、栗子乡南江村和双石磙村等部分路段已开工建设。不断完善“四好农村路”配套功能,2018 年规划建设乡镇客运站 2 个、农村招呼站 100 个、乡村公路错车道 800 个、安保工程 300 公里,新开通 18 个行政村客运班线,改造危桥 8 座,加快三建龙河新桥等项目建设,“加力度”推进民生实事及扶贫交通建设。加大对深度贫困乡镇的扶持力度,优先启动交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农村联网道路项目、道路改扩建工程、撤并村道路通畅工程等项目。
加大普通干线公路改造力度。2018 年到 2020 年将完成普通干线公路改造 541 公里,比市里下达目标任务增加 272 公里。着力改变场镇过境路段拥堵、旅游景区道路不畅、产业园区外联公路通行能力不适应等交通现状,优先实施虎威、江池、双路、高镇、社坛(永兴)、仁沙、双龙等 7 个具备条件的场镇过境道路改造。2018 年启动虎威、江池场镇过境道路和全县 170 公里干线公路改造。
抓好铁路和高速公路建设。积极配合市级相关部门加快推进渝汉、渝西(沿江)高铁和垫丰武高速公路前期工作进度。
围绕全县“一心两极三带”生产力布局,助推经济发展。以县城为中心,围绕长江流域交通布局,构建“ 一机二港三铁四高五干”交通大骨架,积极做好沿江货运专线、沿江高速超等重大项目储备,通用机场完成论证选址,城市客运站场力争开工,水天坪码头二期工程、游轮辅港加快完成前期工作。以南岸为增长极,围绕龙河流域以旅游为主的产业布局,完善“一环二连三横四射”区域交通网、加快马良至厢坝地灾整治和绿化工程、三王洞和三建隧道整治工程、龙河东至九溪沟大桥段预防性养护工程、三桐路滑坡整治工程,以及武平至太平、南天湖至暨龙至武平、安宁至横梁等干线公路改造和“四好农村路”建设。以北岸为增长极,围绕渠溪河以农业为主的产业布局,完善“一环两横三连”区域交通网,加快梯青路、三元至青龙、三元至十直、社坛至保合等干线公路改造,以及“四好农村路”、联网公路桥梁建设。
贯彻“建好、管好、护好、营运好”,提升公路管养水平。开工建设鱼泉子桥、石马河桥、泡桐河桥灾后重建工程,加快建设 G351 石柱界至高家镇段地灾整治工程和南天湖服务区、大桥养护中心、鱼泉子养护站建设,大力实施国省道公路搭头公路硬化、国省县道桥梁安全隐患整治、乡村公路损毁恢复、农村公路绿化以及公路应急抢险工程。加快标志标牌标线、便民站场、观景台等附属设施建设,提高道路“畅、安、舒、美”水平。启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活动,健全完善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管养机制,探索市场化养护机制,推进机械化养护,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和抢通保畅水平,加大考核管理力度,力争全市总排名再上 5 至 10 位。(谢川南)
巫溪:全面全力全速突破交通瓶颈
全面开工巫镇高速公路。积极推进郑万高铁巫溪支线、安张铁路、巫开高速、两巫高速巫溪段前期工作。启动 G347 花栗至巫山界、天元至城口厚坪道路改造等工程,加快推进巫神路三期双阳至龙洞湾、S402 开州白泉至红池坝镇等道路建设,完成 S403 文峰至奉节竹林垭口道路升级改造。加快古路至文峰快速通道、大河乡广安村肖家湾滑坡带应急抢险改线等工程,推进田坝至红池坝、文峰至红池坝等升级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宁厂至天星(二期)、胜利至塘坊金龙、古路至黄阳等县(乡)干道升级改造工程。新改建“ 四好农村路”300 公里,撤并村通畅率达 50%;加快客运班车进村,行政村通客车率达 89%;安装农村公路防护栏 300 公里;建成新能源公交充电桩及首末站场,投放新能源公交车 10 辆,提升城乡公交服务能力。
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四好农村路”、干线公路四个攻坚指挥部,明确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建立集中力量、通力协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交委班子成员联系项目制度,做到“一个项目一名责任领导,一套班子,一份计划”。建立重点项目定期联席制度,于每月第一周星期二召开交通重点项目调度会议。严格时间节点,强化项目过程管理。围绕三年总体目标,分年度对建设项目实行清单化管理,列入清单的项目前期工作已全部启动。其中 2018 年计划项目的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部分重点项目已开工建设。抓项目过程管理,督促指导施工单位倒排工期, 实行节点管理,注重施工、监理、设计信用评价,确保了项目建设程序合规,管理有序,监管到位,质量有保证。及时跟踪建设进度、质量、安全,完成一条,验收一条,销号一条。加大交通重点目标任务的督促检查力度,每月开展一次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督查,半年进行一次评比,对督查和评比情况在全县通报。抱团争取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建立毗邻地区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合作协调机制,加大跨区县干线公路等重要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协调力度,建立重大事项共同争取机制,携手推进,抱团争取,聚力发展。充分利用扶贫攻坚这一重大战略机遇,用好用活优惠政策,积极争取更广范围、更大力度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严格按照《重庆市农村公路管理条例》和基本建设管理的相关规定,定期不定期开展资金使用专项检查,严禁贪污、挪用专项资金,保证资金安全。(孟令轩)
秀山:着力构建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2018 年,全县计划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4 亿元,比上年度增加 109%。重点实施渝湘高速铁路秀山段、渝怀铁路二线秀山段、G319 线官桥至官庄段(县城市外环线)、G242 线洪安过境公路、S426 线峨溶至洪安段、鹭秀小学至平凯武营公路、G319 线官庄过境公路、县城至清溪快速通道公路、县城至水源头公路等工程建设和改建。预计全年实现客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 15%,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业同比增长 15%。
未来三年以建设渝东南门户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中心为目标,加快推进渝湘高铁、渝怀铁路二线(秀山段)建设,加快融入全市“米字型”高铁网建设,强化秀山与周边地区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的高铁联系,打通对外快捷通道,扩展普通铁路运能。加快高速公路建设,进一步畅通秀山高速公路对外通道,建立“一环五射”高速公路网络体系。加快普通干线公路建设,改善路网技术状况、提高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充分发挥交通在脱贫攻坚中的支撑性作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加强干线公路养护。全面加强国省干线公路 21 条425.7 公里养护管理工作,确保道路优良率达到 91%以上。加强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管理。按照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要求,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加强企业和客货运站场安全源头监督管理及打非治违和道路运输执法力度,并继续强化驾培行业改革工作,加大对租赁车、网约车行业的监管,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加强路政治超管理,加大打击货车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治理力度,力争将超限率控制在 3% 以下,强化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创造“畅、安、舒、美”的行车环境。 (任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