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区:“信用+交通旅游” 新场景助推高质量发展
摘要:北碚区紧紧围绕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打造 “信用+交通旅游” 应用场景,该场景以激励交通行业企业及从业人员为目的,通过跨部门跨领域多跨协同,以“四好农村路”西山环线为载体,整合民宿、农家乐、酒店、景点等社会资源,搭建“信用+”场景新模式。
一、主要做法
一是构建工作体系。从辖区480家运输企业中,严选36家信用A级及以上企业作为第一批激励对象。联合相关部门制定“1+1+12”政策配套措施,即:1个方案、1个联盟、12项优惠条款,完善的体系机制保障应用场景有章可循。
二是搭建应用场景。联合文旅、农业、街镇等部门,依托84公里“四好农村路”和29条公共交通线路,串联20余处旅游热点与特色产业,布局96家景点、特色民宿、农产品等,为诚信企业3000余名员工提供8-9折专属优惠,通过信用手段,整合各类社会资源,畅通沿线消费循环。
三是强化数字赋能。开发“交通运输信用码”,采集企业、员工信用档案以及环线商家信息,分析企业员工消费偏好和历史轨迹等数据,精准推送商家地理位置和交通出行路线,实现信用数据与各行业数据的有效联通,打破不同行业信息壁垒,提升数据交互效率及场景运转效能。
二、主要成效
应用场景打造以来,工作成效显著。一是交通运输企业提质增效。推动企业主动诚信经营,A级信用企业占比提升3%,行业投诉率同比下降2%,形成“诚信经营-群众满意-效益提高”的营商环境。二是民营经济活力迸发。信用场景刺激消费升级,带动环线经济发展,个体工商户注册同比增长9%、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助推形成“信用增值-消费激励-品质提升”的良性循环。三是诚信氛围日趋浓厚。通过人民网、重庆日报等20家主流媒体,以及自媒体等多渠道传播,全网曝光率500万次,扩大了应用场景影响力,营造了浓厚信用宣传氛围。该场景充分发挥了交通诚信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实现政府、企业、产业多方共赢,为交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有益实践。(北碚区交通运输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