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关怀版 您好,请登录注册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重庆交通

彭水:4天奋战清除悬崖巨石

日期:2020-07-14 10:20

国道211线彭水汉葭街道段抢险排危现场。通讯员 赵勇 摄\视觉重庆

  7月13日14时左右,随着“轰隆”一声巨响,国道211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汉葭街道沙沱社区与万足镇小河村交界处(K1754 000至K1754 050)一块悬在半空的巨石崩塌并滚落公路一侧,汉葭街道沙沱社区支部书记张维玲一颗悬着的心也落了地。
  “熬了4天3夜,终于排除了险情,211国道也要恢复通车了。”张维玲告诉重庆日报记者,自从发现边坡岩石存在垮塌险情后,社区干部与派出所民警、交巡警等人员一道,第一时间到险情发生地值班值守,及时对过往车辆和人员进行劝阻。
  时间回到7月10日19时40分左右,受连日强降雨影响,国道211银榕线汉葭街道沙沱社区与万足镇小河村交界处公路边坡岩层崩塌,交通中断,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车辆损失。
  不过,随着外层岩层崩塌后,原本包裹在里面的一块巨石完全裸露,摇摇欲坠。
  国道211线是彭水县城到万足、桑柘、诸佛等乡镇的主要通道,同时连接着酉阳县和贵州省沿河县,车流量大,人流量多。如不能及时排除险情,这块巨石随时会给过往车辆和行人造成极大危害。
  险情发生后,彭水各级各部门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到现场,和相关镇街一起开展抢险排危工作,最终确定以爆破的方式排除危险。然而,危岩高40余米、地势险要,人员和设备都很难到达,抢险排危工作面临极大的困难。为了让抢险队员和设备能顺利到达崖顶,救援队专门租借了一台100吨的吊车,通过吊车的缆绳来实现人员和设备上下运输。
  彭水公路管护中心副主任余小勇说,由于岩层结构特殊,是“灰包石”,增加了施工难度,仅仅钻了3个炮眼,很多设备就“瘫痪”了。“雨中作业也增加了施工难度和危险程度。”余小勇说,看到抢险队员在崖顶施工,岩石碎片不停掉落,他的心一直都是悬着的。
  “清理了900多立方米的碎石和杂土。”直到13日17时40分左右,险情才完全排出,车辆、人员恢复正常通行,余小勇才长出了一口气。(本报记者 陈维灯 通讯员 赵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重庆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2021005620号-1     网站标识码:5000000041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1695号

重庆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值班电话:023-89183000    传真:023-89183222    

行政审批咨询电话:023-88754038    服务监督电话:023-12328

公路、水运建设市场信用系统咨询电话:023-88754038    

政务微信 微博